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钦察

钦察

①古部落名。又作钦叉、乞卜察克、可弗叉、克鼻稍、库蛮、波洛维赤、乞卜察兀惕等。属突厥语族。分布于里海、黑海以北,东起押亦河(今乌拉尔河),西至秃纳河(今多瑙河)。从事游牧及农业,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亦信基督教。王族居也的里河(今伏尔加河)流入里海处的玉理伯里山,称玉理伯里伯岳吾氏。成吉思汗十八年(1223),与斡罗思诸王公联合抗御蒙古军,为哲别、速不台击败。窝阔台汗九年(1237),为蒙古西征军所灭,首领八赤蛮被执杀。西征结束后,术赤子拔都留镇钦察草原,建都萨莱城,创建※钦察汗国。钦察人被蒙古俘掳为奴者,因善制黑马奶酒,被称之为“哈剌赤”。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设置钦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英宗至治二年(1322),分左、右两卫,文宗天历元年(1328),又立龙翊卫,各卫之上设钦察亲军大都督府。元世祖时,钦察贵族土土哈卓有战功,其孙燕铁木儿为元文宗时权臣。 ②蒙古宗王。又称乞卜察兀、乞卜察克。※窝阔台第六子合丹一斡忽勒(一译合答罕)子。※海都从兄。至元五年(1268),以海都被察合台汗八剌击败,受遣居中调停,并使之结为“安答”(义兄弟、盟友)。次年,偕脑忽子察八忒出兵助八剌侵袭呼罗珊,因不堪札剌亦儿台侮辱,率军中途折回。后一直与海都一起驻牧。

猜你喜欢

  • 马哈穆德泰

    见“马合木·太”(183页)。

  • 游牧八旗

    清代中央部院直辖的蒙古旗。即内属旗。特点是:多以获罪者部属,或需要加以防患的降众编设;不设札萨克(旗长)和会盟,多置总管于本旗营内执行各项政令、差役,凡事无自主权,须接受严格控制;平时其兵差亦由国家供

  • 敞失兀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为蒙古尼伦诸部之一(一说为※都儿鲁斤诸部之一)。铁木真(成吉思汗)于桑沽儿小河独立建营时,该部首领率众来归。约宋淳熙十六年(1189),与诸部共举铁木真为蒙古部汗,随从征伐。开禧二

  • 笃婆钵提

    唐时西域康国王,又作笃娑钵提。月氏人,王族温姓。万岁通天年间(696—697),武则天封其为康国王,拜左骁卫大将军。

  • 定番县乡土教材调查报告

    布依族民族学专著。亦名《惠水县乡土教材调查报告》。1册13章。近人吴泽霖(1898—1990,江苏常熟人,汉族)等撰。成书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内容详细介绍贵州定番(惠水)县的地理、物产、户口、

  • 窝笃盌

    契丹语,又译作“斡笃盌”。《辽史·国语解》称:“窝笃盌,孳息也。”曾作:①宫卫名。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辽兴宗※延庆宫契丹语称“窝笃盌斡鲁朵”。②宫卫下※石烈(相当

  • 蒙旗宣慰使公署

    简称“蒙宣署”。1938年5月成立。设于榆林东山宏景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为稳定内蒙古局势而设置的机关。主要职责为宣传政令、联络各蒙旗,加强关系,调解争端等。非一级行政组织。由伊克昭盟盟长沙克都

  • 马院司

    西夏官署名。掌国家马匹饲养与管理。夏仁宗时期已设置,仁宗天盛时期(1149—1169)制订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列入国家机构等级的第四品,属下等司。

  • 嘎善发尔噶

    锡伯语音译。意为“村落”,引申为农村公社。古代锡伯人社会基层组织。每一“嘎善”都由不同的“哈拉”和“莫昆”构成。“哈拉”是同一祖先的后代。“莫昆”是“哈拉”在传至5、6代以后分衍出的氏族。而氏族则是若

  • 汉长城遗址

    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车骑将军卫青修筑长城,太初三年(前102)在阴山以北建筑长城,汉代两次修筑长城,经过实地调查,在阴山山脉以北的乌兰察布草原上,现仍可清晰地看到两条平行的长城遗迹,其东自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