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缜
清朝大臣。原名锡淳,字厚庵。正蓝旗蒙古人。博尔济吉特氏。咸丰六年(1856)中进士,初任户部郎中,后任江西督粮道,因病请休。光绪四年(1878)十月,以内阁侍读学士、副都统衔,为驻藏帮办大臣。五年,因病未赴任。有才艺,工书法,善诗文,著有《退复轩诗文集》、《感旧拾遗集》、《金贞祐铜印题辞》等。所作《天池子》、《岷州道中二首》、《过新乐二首》、《关陇行七首》、《古北口三十韵》、《登楼》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文,颇有进步意义。
清朝大臣。原名锡淳,字厚庵。正蓝旗蒙古人。博尔济吉特氏。咸丰六年(1856)中进士,初任户部郎中,后任江西督粮道,因病请休。光绪四年(1878)十月,以内阁侍读学士、副都统衔,为驻藏帮办大臣。五年,因病未赴任。有才艺,工书法,善诗文,著有《退复轩诗文集》、《感旧拾遗集》、《金贞祐铜印题辞》等。所作《天池子》、《岷州道中二首》、《过新乐二首》、《关陇行七首》、《古北口三十韵》、《登楼》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文,颇有进步意义。
?—1787清乾隆年间苗族暴动首领。永绥厅(今湖南花垣)勾补寨人。苗族。乾隆五十二年(1787),百户诬陷其偷盗贩牛商牛只,并借此向全寨苗民敲榨勒索,乱捕乱抄,愤而率寨中苗民反抗,横遭惨杀。七年后,※
南北朝时期北方部落名。一作吐突邻部。族属不明,居于女水(在漠北土拉河西、鄂尔浑河上游)流域,与解如部唇齿相依,周围有高车、柔然、鲜卑部落活动。以游牧为业。与北魏不发生臣属关系。北魏登国三年(388),
契丹传统礼仪。早年,于选举部落联盟首领时举行,开国后沿袭,演化为皇帝登基仪式。相传于遥辇氏阻午可汗时制定。新帝接位,积薪为坛,受群臣玉册,燔柴祀天。具体仪式有两记。《燕北录》载:先于契丹宫内选择9人,
?—464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一作菟害真。郁久闾氏。※吴提子。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父卒,继位,号“处可汗”(意为唯王)。十年(449)初,遭北魏拓跋焘三路大军进攻,兵至涿邪山(在今蒙古国阿尔泰山
?—318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王子。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国君※刘聪子。初封骠骑大将军。嘉平二年(312),封济南王。继拜征西将军,筑西平城(位平阳西,今山西临汾西)以居。麟嘉三年(318),
见“陶里桦”(1959页)。
1656—1729清朝大臣、水利专家。满洲正白旗人。纳喇氏。字笃之。初由内务府主事调永定河分司。康熙四十二年(1703),奉旨修浚永定河。随康熙帝南巡阅河至淮安,奉命修造挑水坝数座,如期竣工。回京后,
侗族女性祖先衍化而来的最高神祗,又称撒姆或达摩娘娘。参见“达摩娘娘”(739页)。
犴腿皮靴子。鄂温克语音译。额尔古纳河地区使用驯鹿鄂温克人旧时狩猎穿的传统靴子。有带毛和去毛两种,此为带毛者,冬季穿用既保暖,又结实;去毛者称“奥老西”,夏季穿用。
见“刘知远”(8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