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济纳河卫
见“阿的讷河卫”(1236页)。
见“阿的讷河卫”(1236页)。
?—544北魏、西魏大臣。字破胡。神武尖山(今山西朔县)人。祖贺拔尔逗镇防北境,遂定居武川。敕勒(高车)贺拔氏(后改何氏),一说鲜卑人。武川军主贺拔度拔子。善驰射,有胆略。正光(520-525)末,与
唐初分布于漠北诸铁勒部落之称呼。又称铁勒九姓、敕勒九姓、九姓敕勒。九姓构成,史无明文。《唐会要·铁勒传》主要载回纥(鹘)、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览)葛、思结、阿跌、浑、斛萨(一作薛)。《资治通鉴·
傣语音译,意为“门户”。明清以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一种按户向封建王朝均摊负担的单位。应征负担计有“正项”、“条偏”、“火耗”、“解费”、“蔗门”、“硬巴”、“接驾”等。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各项担负,仍沿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格林河卫。永乐七年(1409)正月,赐割林河等处女真万户宴。二月,葛林河等处女真首领秃里木等112人来朝。三月,与把城等10卫同时设立。在前苏联境内黑龙江
东晋时龟兹国王。又作帛纯。白霸后裔。太元八年(383),龟兹城(今新疆库车)遭前秦将吕光攻,举兵抵抗,婴城固守。次年,倾国财宝请援于※狯胡,得狯胡王弟呐龙、侯将旭及温宿、尉头等国王号称70万大军救援,
西夏汉文钱币名。铸于夏仁宗天盛年间(1149—1169)。有铜、铁两种。传世铜质钱轮廓规正,文字精美。有背西钱。
藏语音译。通常意译作诉讼判决书。涉及土地、属民纠纷的,可作析产文约。属※封地文书之一种。参见“萨兴噶登”(2010页)。
见“沙班”(1125页)。
西夏学者。为崇宗、仁宗朝人。官御史承旨、番学士。曾参考《文海宝韵》和《手鉴》重新校定刻印西夏文字典《音同》。仁宗乾祐七年(1176)编纂西夏谚语、格言。死后由学者王仁持整理其遗稿,于乾祐十八年(118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旭特为※伯德部下之一石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