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黑麻

阿黑麻

①(1465—1504)东察合台汗国可汗。蒙古族。※羽奴思汗次子(《明史》作阿力之子,不确)。羽奴思汗长期生活于塔什干,一些不惯于城市生活的蒙古人拥阿黑麻逃回蒙兀儿斯坦。1487年羽奴思汗卒,长子※马合木在塔什干继位,统治汗国西部。他统治汗国东部,以※吐鲁番为首府。并在1493年或其稍前正式称汗。对外实行积极政策,将领地扩展到哈密以东。与明朝多次战争,但仍保持政治和经济关系。两次大败瓦剌,声威大振,被瓦剌人称为“阿剌扎汗”(意为“嗜杀之汗”)。1501—1502年,率军援兄马合木汗,抗击月即别昔班尼汗之侵犯,失败被俘,释归后于1504年病逝。 ②(?—约1618)※叶尔羌汗国第五代汗。※马黑麻汗之子。1609~约1618年在位。其统治时期※黑山派和卓势力和地方势力发展,汗族内部为夺取汗位屡次发生内讧,※异密势力再度兴起。安于逸休,游猎无度,约1618年至巴楚狩猎,被叛乱异密所杀。

猜你喜欢

  • 斛斯氏

    高车姓氏。本漠北高车一部落。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述:“斛斯氏其先居广漠,代袭莫弗大人,号斛斯部”。归北魏后以部名为氏。原作斛粟氏,后改斛斯氏。初居于代北(今山西恒山及河北小五台山以北地区)

  • 皇元圣武亲征录

    书名。简称《圣武亲征录》。作者佚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疑为中统四年(1263)请延访成吉思汗事迹付史馆之王鹗等人。一卷。成书年代多认为应在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记载成吉思汗一生主要事

  • 沈王

    金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天会十五年(1137),右副元帅完颜宗弼受封;天德(1149—1153)初,易州(今河北易县)人司徒张通古受封;大定二年(1162),太宗子完颜斛孛束追封,七年(1167),完颜

  • 端珠仁钦

    1309—1385藏传佛教高僧、青海夏琼寺创建者。亦译端智仁青,又称多仁波且法王。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启蒙导师。生于青海同仁县夏布让(夏卜浪)。早年出家,隐山修行。后赴西藏聂塘第瓦仅寺

  • 达尔党阿

    ?—1760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理藩院尚书※阿灵阿之子。乾隆二年(1737),由三等侍卫袭其祖遏必隆一等子爵。五年(1740),授镶黄旗蒙古副都统,调热河副都统。九年(1744),擢奉天

  • 巴而术阿而忒的斤

    蒙古兴起时期高昌回鹘(畏兀儿)亦都护(也作“亦都兀惕”,国主号,意为“幸福之主”)。又译巴剌术黑、八儿出阿儿忒。初臣属西辽。元太祖成吉思汗四年(西辽天禧三十二年,1209),因不堪压迫和勒索,杀西辽监

  • 小月氏

    古族名。参见“月氏”(373页)。

  • 和林之战

    明朝与北元的一次战争。洪武三年(1370),明军分别在西北及北方取得对北元的※沈儿峪战役和※应昌战役的胜利,故元河南王※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及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均退守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与盘

  • 洛纳山口

    为清代西藏与哲孟雄(锡金)分界处。又作罗那克山。乾隆时设有鄂博。

  • 卑和虏

    见“乙弗”(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