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卜卫
明代藏区卫所名。永乐十一年(1413)二月置。治所及辖境在今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一带。初以其地部落大首领锁南斡些儿为指挥使,赐印、诰、锦绮等。十二年,卫指挥奉命率诸处大小头目修复所辖地方驿站,以通使命,为沟通西藏地方、甘青藏区与内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往来作出重要贡献。贡使按明廷定例赴京,官员任职,依明土官承袭例袭替。
明代藏区卫所名。永乐十一年(1413)二月置。治所及辖境在今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一带。初以其地部落大首领锁南斡些儿为指挥使,赐印、诰、锦绮等。十二年,卫指挥奉命率诸处大小头目修复所辖地方驿站,以通使命,为沟通西藏地方、甘青藏区与内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往来作出重要贡献。贡使按明廷定例赴京,官员任职,依明土官承袭例袭替。
?——1644清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佟佳氏,以地为氏。天命年间(1616——1626),随父刚格归后金,屡从征,任佐领兼参领。天聪八年(1634),随军征明为向导,立功受奖,擢护军统领。崇德元年(1
1548—1604明代女书画家、剧作家。号湘兰,字元(或玄)儿,小字月娇。金陵(今南京市)人。回族。姊妹四人中最小,人称“四娘”。曾为秦淮歌妓,性喜轻侠。工笔札,通文辞。与文学家王稚登(百谷)友善。工
见“遥里”(2370页)。
清代对大小兴安岭一带索伦(今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赫哲等渔猎民族的总称。由“布特哈”(满语,汉意“虞猎”或“打牲”)引申而来。康熙年间(1662—1722),清政府在嫩江流域设置布特哈总管衙
古代滇西哀牢夷地区用苧麻纤维纺织成的一种细布。《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永昌郡哀牢夷“有阑干细布。阑干,僚言纻也,织成文如绫锦”。其织工十分细致。
明代藏区土司机构名。洪武七年(1374)十二月置。辖地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境。其地与明廷保持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贡使每年赴京贡马及方物,获回赐如例。其官员依明土官袭替成例承袭。
契丹、女真、八思巴、畏吾儿等多种文字墨书题记。白塔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万部华严经塔,此为俗称。塔内壁至今尚存金、元、明各代题记墨迹,其中第五层东西壁书契丹小字两处,经辨识,一处4行,31字;另处3行
?—1183金大臣。海陵王赐名邦基。渤海人。大氏。熙宗时,为寝殿小底(内侍),权近侍局直长,备受亲信,掌管宫殿符钥,自由出入宫禁。皇统九年(1149),因无故被熙宗杖笞,怀怨,与右丞相完颜亮同谋弑熙宗
元代赋敛形式之一。指对舶货征收一定比例的实物税。见“抽分”(1364页)。
清皇室遣旗员于狗房理事者。清代禁中设鹰狗处,下设养狗房。以侍卫(三至六品官)任其统领及正副头领,管理豢养、驯服猎犬诸事务,是为“狗上行走”。※闲散官员暂时委用其间,以督率养狗拜唐阿(执事人)供役者,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