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布衙门
驻藏大臣衙门别称。位于拉萨大昭寺以西,为驻藏大臣衙门和兵营地。因衙门前有石狮一对,藏人俗称其为“夺僧格”。咸丰七年(1857),藏中不靖,将离城较远之北郊扎什城驻藏大臣衙门及兵营移至拉萨城,官兵在扎正街租用民房,驻藏大臣移居商上官房。咸丰帝诏责驻藏大臣衙门及兵营不应移居城内,遂于大昭寺以西鲁布之地新建衙门及兵营迁驻之。自是直至辛亥革命最后一任驻藏大臣联豫离开拉萨。衙署地址未再变动。参见“驻藏大臣衙门”(1554页)。
驻藏大臣衙门别称。位于拉萨大昭寺以西,为驻藏大臣衙门和兵营地。因衙门前有石狮一对,藏人俗称其为“夺僧格”。咸丰七年(1857),藏中不靖,将离城较远之北郊扎什城驻藏大臣衙门及兵营移至拉萨城,官兵在扎正街租用民房,驻藏大臣移居商上官房。咸丰帝诏责驻藏大臣衙门及兵营不应移居城内,遂于大昭寺以西鲁布之地新建衙门及兵营迁驻之。自是直至辛亥革命最后一任驻藏大臣联豫离开拉萨。衙署地址未再变动。参见“驻藏大臣衙门”(1554页)。
1806—1859清朝大臣、蒙古族文学家。蒙古正黄旗人。姓伍弥特。字毓冲。内大臣※德楞泰之孙。世居察哈尔之崇古尔地方。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十三年四月散馆,授编修。七月,任日讲起
瑶族一种传统的狩猎工具和自卫武器。俗称“瑶人弩”。以硬木为弓,其弦多用山中韧藤,竹作箭杆,以软皮为羽,前有铁镞,或包以铁皮,有些箭镞还涂以毒汁,利用编架定点发射。据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载,弩架分大小
见“耶律撒剌”(1323页)。
辽金时东北部族名。又作敌拉、迭烈、敌剌、迪里、迪烈子、敌烈得(德)、迪烈得(德)、迭烈德、达里底、德哷勒。始见于《辽史》,辽太宗天显五年(930)“敌烈来贡”为最早记载。族属一说属突厥语系民族,源于※
部分景颇族自称。※景颇族的一支系。汉称“浪速”。散居于潞西县的营盘、崩布、弄龙、当扫、猛广、引欠、猛板,梁河县的邦歪,瑞丽县的南京里、猛休、贺共及盈江县的铜壁关等地。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张家璠编纂。民国十二年(1923)出版,铅印1册,273页,约25万字。有黑龙江省略图、呼伦贝尔全图、海拉尔图、满洲里图、边卡图。内容分方舆沿革、沿边形势、疆域、道里、建置、官
见“合不频尼”(835页)。
?—806唐公主、回鹘可敦(后妃)。又作咸安大长公主。※德宗第八女。(一作代宗女,德宗妹)。贞元四年(788),和亲回鹘※长寿天亲可汗顿莫贺联姻,被德宗封为智慧端正长寿孝顺可敦。同年,由可汗妹骨咄禄毗
见“西辽”(689页)。
西夏官制职司序列第五等级。包括刻字司、造房司、制药司、织绢院、番汉乐人院、首饰院、铁工院、木工院、纸工院、砖瓦院、出车院、绥远寨、须鸣寨、常威寨、镇国寨、定国寨、凉州、宣德堡、安远寨,讹泥寨、夏州、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