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何良俊

何良俊

【生卒】:1506—1573

【介绍】:

明松江华亭人,字元朗,号柘湖居士。与弟何良傅皆负俊才,时人喻为二陆。少笃学,二十年不下楼,藏书四万卷,涉猎殆遍。而困于场屋,以岁贡入国子监,当事者重其才名,授南翰林院孔目。好谈兵,以经世自负。在南都日与名人韵士相追随。妙解音律,躬自度曲,文酒过从,丝竹竞奋,人谓江左风流复见今日。后三年而去。后侨寓苏州,七十岁始归松江。有《四友斋丛说》、《何氏语林》、《何翰林集》。


【生卒】:?——1573

字元朗。华亭(今上海)人。少好学,以贡生入国学。特受南京翰林院孔目。有名声。及官南京,与赵贞吉王维桢相继掌院事,相处甚好。因留恋家藏书画,托病辞官归。


【生卒】:1506—1573

【介绍】:

明松江华亭人,字元朗,号柘湖居士。与弟何良傅皆负俊才,时人喻为二陆。少笃学,二十年不下楼,藏书四万卷,涉猎殆遍。而困于场屋,以岁贡入国子监,当事者重其才名,授南翰林院孔目。好谈兵,以经世自负。在南都日与名人韵士相追随。妙解音律,躬自度曲,文酒过从,丝竹竞奋,人谓江左风流复见今日。后三年而去。后侨寓苏州,七十岁始归松江。有《四友斋丛说》、《何氏语林》、《何翰林集》。


【生卒】:?——1573

字元朗。华亭(今上海)人。少好学,以贡生入国学。特受南京翰林院孔目。有名声。及官南京,与赵贞吉王维桢相继掌院事,相处甚好。因留恋家藏书画,托病辞官归。


【生卒】:1506—1573

【介绍】:

明松江华亭人,字元朗,号柘湖居士。与弟何良傅皆负俊才,时人喻为二陆。少笃学,二十年不下楼,藏书四万卷,涉猎殆遍。而困于场屋,以岁贡入国子监,当事者重其才名,授南翰林院孔目。好谈兵,以经世自负。在南都日与名人韵士相追随。妙解音律,躬自度曲,文酒过从,丝竹竞奋,人谓江左风流复见今日。后三年而去。后侨寓苏州,七十岁始归松江。有《四友斋丛说》、《何氏语林》、《何翰林集》。


猜你喜欢

  • 吴良

    【生卒】:1324——1381初名国兴,帝赐名良。定远(今属安徽)人。刚直,以勇武有谋略闻名。随朱元璋起兵反元,为先锋。从取滁、和,战采石,克太平,下溧水、溧阳,定集庆。又从克镇江,下常州,升为镇抚,

  • 王豫嘉

    【介绍】:清陕西扶风人,字建侯。顺治十八年进士,官翰林院侍读。性孝,因母思乡,遂告归。博综典籍,工诗古文。

  • 陈本

    【介绍】:三国魏广陵东阳人。陈矫子。历位郡守、九卿。有统御之才,操纲领,举大体。不读法律而得廷尉之称。迁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

  • 谭凤亭

    【生卒】:?——1911黑龙江海伦府巡防马队管带官。宣统三年十月与革命军战,阵亡。

  • 刘崇

    【生卒】:?-6西汉末年人。长沙定王后世孙。封安众侯。王莽居摄元年(6),由安汉公称摄皇帝。他与其相张绍认为,王莽专断朝政,必危刘氏,乃率宗族举兵反莽,从者百余人。后被王莽派兵诛死。

  • 朱诚洌

    【生卒】:?—1502【介绍】:明宗室。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康王朱志孙。弘治中袭封阳王。事父及继母以孝闻,父死,醘酱盐酪不入口,以母马妃早死,不逮养,追服衰,食蔬三年。卒谥安裕。

  • 李庆

    【生卒】:?—1463【介绍】:明湖广景陵人,字积善。国子生。正统九年授建昌府同知,历南京户部浙江司郎中,升至浙江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使,盐利虽丰厚而不染指,又绝权贵请托,故岁课多于他使。

  • 周际华

    字石藩。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嘉庆进士,授内阁中书。先后任河南辉县、江苏兴化、江都知县,署陕州直隶州知州,以兴水利著称。道光中,在辉县出俸钱集资浚峪河,修红石堰,疏浚玉带河,凿东石河,水利大兴。开拦江

  • 荀昶

    南朝宋时人,字茂祖,荀伯子族弟。有文才,宋文帝时官至中书郎。(,参见《南史》)

  • 高叡

    【生卒】:534-569小名须拔,琛子。长于宫中。齐初,进爵赵郡王。为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勤于吏事,爱惜士兵。历为显职。迎武成帝即位,拜尚书令。久典朝政,声望日隆。迁太尉。遭帝猜忌。帝卒,建议胡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