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成侯
【生卒】:?—前341
名遬。声公子,悼公六世孙。前371年继位。立十一年,卫人公孙鞅(商鞅)入秦。十六年,卫更衰弱,由公贬号为侯。立二十九年卒。至其孙嗣君即位,更由侯贬号曰君,仅有濮阳一地。
【生卒】:?—前333
【介绍】:
战国时卫国国君。名邀。一作名不逝。卫声公子。时卫国弱小,成侯十六年,被贬为侯国。在位二十九年。
【生卒】:?—前333
【介绍】:
战国时卫国国君。名邀。一作名不逝。卫声公子。时卫国弱小,成侯十六年,被贬为侯国。在位二十九年。
【生卒】:?—前341
名遬。声公子,悼公六世孙。前371年继位。立十一年,卫人公孙鞅(商鞅)入秦。十六年,卫更衰弱,由公贬号为侯。立二十九年卒。至其孙嗣君即位,更由侯贬号曰君,仅有濮阳一地。
【生卒】:?—前333
【介绍】:
战国时卫国国君。名邀。一作名不逝。卫声公子。时卫国弱小,成侯十六年,被贬为侯国。在位二十九年。
【生卒】:?—前333
【介绍】:
战国时卫国国君。名邀。一作名不逝。卫声公子。时卫国弱小,成侯十六年,被贬为侯国。在位二十九年。
南朝梁人,祖籍高平(郡治今山东金乡)。侯景之乱,西归荆州,元帝授以罗州刺史,以功迁太子右卫率、秦州刺史。陈霸先杀王僧辩,乃挟北齐军攻陈,兵败被杀。【生卒】:?—556【介绍】:南朝梁高平人。侯景之乱归
【介绍】:明浙江海盐人,字牙台。有《论语逸编》。系采辑诸书所载孔子问答语而成。
元末人,原为红巾军刘福通部将。曾率兵西征,转战各地,后降元。
【介绍】:清山西介休人,字兰嵓,号石仙,晚署石翁。道光间官翰林,曾督学湖南。工山水花卉。
【介绍】:夏代国君。姒姓。禹之子。相传禹以伯益为继任者,益推让避居。禹卒,诸侯奉其即位,从此确立君位传子之制。一说以攻杀伯益得位。并战胜有扈氏于甘。传曾三宾于天,得天乐《九辩》、《九歌》以下,乃不恤国
【介绍】:清江苏兴化人,字镜月。顺治二年举人。不仕而遍游天下名山大川,足迹所至,多为诗文。有《敦好堂诗文集》、《经济考》、《庐山志》等。
【生卒】:?—76【介绍】:东汉琅邪姑幕人,字少子。年八岁为人牧豕,过徐子盛学舍,因留听讲,为诸生拾薪。数年苦学不倦。明帝时拜博士,迁左中郎将。数纳忠言,名播匈奴。官至侍中祭酒。
【生卒】:953—1000【介绍】:宋泉州南安人,字太雅。博贯群籍,善属文。陈洪进辟为巡官,专掌笺奏。宰相李昉深加赏重,为延誉于朝。太宗雍熙二年进士。补度州观察推官。迁殿中丞、直史馆。淳化中任参知政事
【生卒】:?—前103即泗水思王。景帝孙,常山宪王少子。其母为宪王幸姬。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其兄常山王刘勃因罪被废,常山国除,武帝遂封他三万户,立为泗水王。在位十二年死。(,参见《史记》)【生卒
青州益都(今属山东)人。博闻强记,下笔成文。大业中为尧城令,不久弃职隐居。贞观六年应诏举,授兴世丞。迁秦川令,卒。(190上/4991,参见《新唐书》)【介绍】:唐青州益都人。隋炀帝大业中为尧城令。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