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余庆
【生卒】:927——976
本名胤,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后晋时,以荫补千牛备身。历仕后汉、后周。入宋,召拜给事中,为端明殿学士,旋知开封府。太祖亲征潞州及扬州,并领上都副留宋。建隆中,迁户部侍郎。乾德元年(963)平荆湖,出知潭州,改襄州,迁兵部侍郎,知江陵府。后蜀平,知成都府。归朝以参知政事兼剑南、荆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使旋因疾上表求解职,拜尚书左丞。卒,赠镇南军节度使。
【生卒】:927——976
本名胤,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后晋时,以荫补千牛备身。历仕后汉、后周。入宋,召拜给事中,为端明殿学士,旋知开封府。太祖亲征潞州及扬州,并领上都副留宋。建隆中,迁户部侍郎。乾德元年(963)平荆湖,出知潭州,改襄州,迁兵部侍郎,知江陵府。后蜀平,知成都府。归朝以参知政事兼剑南、荆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使旋因疾上表求解职,拜尚书左丞。卒,赠镇南军节度使。
【介绍】:元明间宁波慈溪人,字惟中,号全归处士。方国珍据四明时,署为上虞山长,弃去。入明不复出,自号全归处士,有《全归集》。
【介绍】:清僧。江南苏州人。俗姓徐,有时托言姓金或龚,字石濂、石莲。康熙初主广州长寿庵,以收租米所得为资本,经营海外贸易。曾赴安南说法。好为惊世动众之事,如求雨、止雨之类。喜与名士往来,与潘耒、屈大均
【生卒】:975——1037字道宗,南海(今属广东)人。举进士,授江阴尉,迁大理评事,擢崇文院检讨兼国子监直讲。天禧时,擢左正言兼太子右谕德。宋仁宗即位,迁户部员外郎,为直学士兼侍讲,同知贡举,进龙图
【生卒】:1836—1895【介绍】:清安徽合肥人,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咸丰初在乡办团练,屡从湘军作战。同治元年,从李鸿章到上海,所部为淮军“铭字营”。下奉贤、金山卫,解常熟围,破江阴、常州,自千总累
【介绍】:明南直隶广德州人。宣德间任慈利知县。处己廉介,赋役均平。当地少数族居民均爱戴之。
【介绍】:唐僧。陕州安邑人,俗姓赵。隋炀帝大业中出家。太宗贞观中诏入翻经馆,与梵僧对译《千臂千眼经》。高宗永徽中又译《千啭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呪》等经。
【生卒】:?——1653字敬之。湖南祁阳人。顺治十年,李定国部进占湖南时,奉父母避兵于竹山。父被捕后将烹,请以己代,遂被执烹,父得释。村民将山改名为汤镬岭。【介绍】:名或作居简。宋建宁建安人,字元易,
【生卒】:?—1335【介绍】:宋元间庆元人,号鲁山。宋末进士。入元为婺州路军民人匠提举,改知海宁州,政平讼简,为诸州县最。累除广东肃政廉访使,以湖南宣慰副使致仕。为时名儒,敏于政事,操守介特,时称鲁
字叔贤,南海(今广东广州)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庶吉士。正德中,历官礼、吏部主事、员外郎。与主事王守仁论学,并为其弟子,读书“西樵山”。嘉靖初,因上“大礼”疏及进《大礼》上下二论,迎合帝意
【生卒】:1077——1129字几道,熙州(今甘肃临洮)人。善骑射,应募击西夏。镇压方腊起义为先锋。建炎三年(1129),金军犯扬州,护高宗南逃,拜签书枢密院事,为苗傅等所杀。赠少保,谥襄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