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姚广孝

姚广孝

【生卒】:1335—1418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生卒】:1335——1418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医家之子。年十四,当和尚,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学得阴阳术数之学。高皇后死,他为之诵经荐福。由宗泐荐举,与燕王语,甚合王意,随同至北平。及太祖死,惠帝立,削藩。他与燕王定策起兵。燕王转战山东、河北,或进或退,战守机事皆由他参与决定。虽未曾亲临战阵,然燕王起兵得天下,论功位第一。成祖即帝位,授予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封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任监修,重新撰写《太祖实录》,又与解缙等纂修《永乐大典》。晚著《道余录》,颇毁先儒。十六年病死。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


【生卒】:1335—1418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生卒】:1335——1418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医家之子。年十四,当和尚,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学得阴阳术数之学。高皇后死,他为之诵经荐福。由宗泐荐举,与燕王语,甚合王意,随同至北平。及太祖死,惠帝立,削藩。他与燕王定策起兵。燕王转战山东、河北,或进或退,战守机事皆由他参与决定。虽未曾亲临战阵,然燕王起兵得天下,论功位第一。成祖即帝位,授予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封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任监修,重新撰写《太祖实录》,又与解缙等纂修《永乐大典》。晚著《道余录》,颇毁先儒。十六年病死。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


【生卒】:1335—1418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猜你喜欢

  • 王延彬

    【介绍】:五代时光州固始人。王审邦子。多艺,工诗歌;通禅理,性豪华。仕闽。为平卢节度使,知泉州军事,累官检校太尉。领泉州历二十六年,吏民安之。后渐骄纵,密遣使贡于后梁,求为泉州节度使,事觉,黜归私第。

  • 李康年

    【介绍】:宋鄂州江夏人,字乐道。好古博学,善籀篆,尤精小篆。官至国子监丞。

  • 赵九成

    【介绍】:明浙江鄞县人。诸生。以行止乏检,为督学所诬黜。遂挟棋艺游京师。孝宗召九成试之,果压流辈,所行算多出古棋谱外,称为国手。官鸿胪,为供御。

  • 荀攸

    【生卒】:157—214【介绍】:三国魏颍川颍阴人,字公达。荀彧从子。东汉末,拜黄门侍郎。与郑泰、何颙等谋刺董卓,事败系狱。卓死得免。后归曹操,历仕汝南太守、尚书、军师。从征张绣、吕布、袁绍等,数进奇

  • 许道宁

    【介绍】:宋京兆长安人,一作河间人。善画,仿李成,作山泉林石,颇著声誉。早年卖药于汴梁市,常戏作寒林平远之图。后游历太行山,领略山川情韵,遂脱去旧习,行笔简易,笔下峰峦峭拔,林木劲硬,别成一家体。为张

  • 粘割详古

    韩奴子。历永和县商酒都监。世宗嘉其父忠烈,擢尚辇局直长,迁武义将军。

  • 令狐仕

    【介绍】:北魏猗氏县人。父早亡,泣慕十载。奉养其母,孝著乡里。力田积粟,博施不已。

  • 李训

    【生卒】:?-835初名仲言,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进士。坐事流放岭南,遇赦归,得郑注、王守澄引荐,擢翰林侍讲学士。太和九年拜相,处死襄阳监军陈弘志、观军容使王守澄等宦官,继又在左金吾大厅设伏兵,

  • 许从龙

    【介绍】:清浙江嘉善人,居常熟,字佑王。官通判。工画,山水花鸟得宋元法,画释道不资粉本,所绘五百罗汉,藏于虞山。

  • 巴布泰

    【生卒】:1592—1655【介绍】:清太祖第九子。天命间,攻东海北路呼尔哈部有功。十一年,命理正黄旗事。天聪八年,授副都统。崇德六年,封三等奉国将军。顺治间,进至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