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昶

李昶

小名那,顿丘临黄(今河南清丰)人,彪孙。宇文泰用为丞相府记室参军、著作郎,参修国史。转黄门侍郎,参与机要,受泰信用。赐姓宇文氏。北周时,历任御正中大夫、纳言,昌州刺史。封公爵。文笔华美,自言文章,不足以传后进,为政可追踪古人。卒。(,参见《北史》)


【生卒】:1202——1289

字士都,东平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兴定二年(1218)参加廷试,以《春秋》中第二甲第二人。初为征事郎。孟州温县县丞。蒙古军下河南,奉亲还乡里。为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1259年,为忽必烈召见,提出用贤、立法、赏罚、君道、务本、清源,用兵,则以伐罪、救民、不嗜杀等治国之策。中统二年(1261)陈条十二事,划除宿弊。先后任吏礼部尚书,南京路总管兼府尹,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著有《春秋左氏遗意》、《孟子权衡遗说》。


【生卒】:1363—1431

【介绍】:

明陕西泾阳人,字文烨。洪武二十九年由举人入国学。擢左军都事,升户部郎中。永乐初,以荐特升行部右侍郎,参预营建北京。宣德间,升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卒官。


【生卒】:1203—1289

【介绍】:

金元间东平须城人,字士都。金宣宗兴定二年进士,仕至漕运提举。金亡,东平严实辟为都事。后以父丧去官,闭门教授,一时名士,多出其门。忽必烈攻宋,行经濮州,召见,以“伐罪、救民、不嗜杀”相告。世祖即位,召至开平。至元间累官吏礼部尚书,品格条式、选举礼文之事,多所裁定。凡议大政,宰相延置上座,倾听其说。以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致仕。有《春秋左氏遗意》、《孟子权衡遗说》。


【生卒】:516—565

【介绍】:

北周顿丘临黄人,小名那。李彪孙。幼能属文,谒宇文泰,泰奇之,令入太学。后累官黄门侍郎,封临黄县伯。甚为宇文泰信任,兵马处分,专以委之,诏册文笔,皆昶所作。武帝时官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出为昌州刺史。


猜你喜欢

  • 冯登鳌

    肤施(今陕西延安)举人。官灵寿知县。清兵陷城,死。【生卒】:?—1638【介绍】:明陕西肤施人。举人。为灵寿知县。清兵破城,登鳌拒守殉难。

  • 沧州女子

    【生卒】:?——1868姓氏不详。同治七年,捻军攻沧州时被俘获,进献给张总愚,出剪刀刺伤张总愚,被杀死。

  • 赵师民

    字周翰,青州临淄(今山东益都西北)人。举进士。历天平军节度推官、国子监直讲、宗正丞等。仁宗时,元昊犯边,乃上书陈事:择守宰,治军旅,修边防,谨财用等。迁天章阁侍讲、同知贡举,累请补郡,除龙图阁直学士。

  • 李孝寿

    字景山,迪从孙,及之子。初为开封府户曹参军。宋徽宗即位,历太仆卿,开封尹,知兴仁、开德、虢、兖、苏等州府。政和初,拜刑部侍郎,复任开封尹。时奉宸库吏吕寿盗金,入狱后潜逃,孝寿不即追捕,尽执守兵,论其有

  • 独孤问俗

    【介绍】:唐河南洛阳人。玄宗天宝末,在幽州,时安禄山反,问俗与司马李史鱼,密结壮侠,志图行刺。南归,肃宗上元间,任明州刺史。宝应初,自湖州刺史迁检校秘书监、扬州司马。又为寿州刺史。代宗大历中,迁御史中

  • 卫慕氏

    【生卒】:?—1034【介绍】:夏景宗元昊妃。为太后被毒死事责备元昊,元昊怒,尽杀其族。因妃怀孕,幽之别宫。景宗广运元年,生子。因野利后谮告元昊谓此子面貌类似他人,与子并被元昊杀死。

  • 边居谊

    【生卒】:?—1274【介绍】:宋随州人。初事李庭芝,积战功至都统制。度宗咸淳十年,以京湖制置帐前都统守新城,能得士心,战守有法。叛将吕文焕引元兵来攻,奋战拒降,城破赴火死。

  • 刘铉

    【生卒】:1394—1458【介绍】: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宗器,号假庵。永乐十七年以善书征入翰林,次年中顺天府举人,授中书舍人,预修三朝实录,历教习庶吉士。景帝立,进侍讲学士,迁国子监祭酒。天顺元年进少

  • 李渭

    【生卒】:?——1754字菉涯。直隶高邑(今属河北)人。福建闽清知县李兆龄之子。康熙末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升刑部主事。雍正初年,出任湖南岳州知府,历河南彰德府、四川嘉定府至山东盐运使、按察使,安徽、山

  • 张九龄

    【生卒】:673或678—740【介绍】:唐韶州曲江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擢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先天元年道侔伊吕科登第,授左拾遗,迁左补阙。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称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