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杨延昭

杨延昭

【生卒】:958—1014

【介绍】:

本名延朗。宋麟州人。杨业第六子。太宗太平兴国中以荫补供奉官。父死,以崇仪副使知景州。历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宁边军部署等官,坚守边关,屡败契丹。真宗景德二年,徙高阳关副都部署。在边二十余年,智勇善战,号令严明,身先士卒,为将士爱戴,契丹惮服之,呼为杨六郎。


【生卒】:958——1014

本名延朗。业第六子。以荫补供奉官。父死,以崇仪副使出知景州。历江、淮南都巡检使、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宁边军部署,徙高阳关副都部署。智勇善战,守边二十余年,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身先士卒,推功于下,人乐为用,契丹畏服,称为“杨六郎”。


【生卒】:958—1014

【介绍】:

本名延朗。宋麟州人。杨业第六子。太宗太平兴国中以荫补供奉官。父死,以崇仪副使知景州。历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宁边军部署等官,坚守边关,屡败契丹。真宗景德二年,徙高阳关副都部署。在边二十余年,智勇善战,号令严明,身先士卒,为将士爱戴,契丹惮服之,呼为杨六郎。


【生卒】:958——1014

本名延朗。业第六子。以荫补供奉官。父死,以崇仪副使出知景州。历江、淮南都巡检使、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宁边军部署,徙高阳关副都部署。智勇善战,守边二十余年,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身先士卒,推功于下,人乐为用,契丹畏服,称为“杨六郎”。


【生卒】:958—1014

【介绍】:

本名延朗。宋麟州人。杨业第六子。太宗太平兴国中以荫补供奉官。父死,以崇仪副使知景州。历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宁边军部署等官,坚守边关,屡败契丹。真宗景德二年,徙高阳关副都部署。在边二十余年,智勇善战,号令严明,身先士卒,为将士爱戴,契丹惮服之,呼为杨六郎。


猜你喜欢

  • 万齐

    【介绍】:唐故鄣人。性敏学富,名振当时。与乌程包融、会稽贺朝万、河南荆臣齐名,号包万荆贺。

  • 高世泰

    【介绍】:明末清初江南无锡人,字汇旃。高攀龙侄。明崇祯十年进士。官湖广提学佥事。入清不仕。笃守家学,晚年在梁溪重建道南祠、丽浔堂,重兴东林讲学之风。与祁州刁包论学为知交,学者称“南梁北祁”。卒年七十八

  • 祖皓

    【介绍】:南朝梁范阳道人。祖冲之之孙。有文武才略,少传家业,善算历。梁武帝大同中为江都令,后拜广陵太守。举兵讨侯景,战败被杀。

  • 俞茂

    【介绍】:元末明初徽州府休宁人,初名荣,字子懋。早岁读书授徒自给。通兵法,元末天下乱,力保乡邑。后附朱元璋,从取婺源、严陵,授枢密院判官。以次平定江西诸郡,还守南昌,戍永新,修城池,兴学校。

  • 汪康年

    【生卒】:1860—1911【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穰卿,晚号恢伯。光绪二十年进士。官内阁中书。甲午战后,在沪入强学会,办《时务报》,延梁启超任主编,鼓吹维新。后改办《昌言报》,自任主编。二十四年,

  • 周曰蕙

    【生卒】:1813—1851【介绍】:清江苏吴县人,号佩兮。朱和羲妻。工小楷,善钩染花卉,时出新意。有《树香阁集》。

  • 何曰愈

    字云畡。广东香山(今中山)人。道光初,授四川会理州吏目。办理辖境土、汉关系,以此知名,主办西藏粮台三载,补岳池知县,执法不避豪强,练乡勇,修城郭。参与建昌镇军事,用兵西昌、会理地区少数民族。太平军进击

  • 宋益斋

    【介绍】:金青城人。隐居教授,不应辟命,行谊高洁,以诚信服众,为乡里所钦。年九十余卒。

  • 孟表

    【生卒】:435—515【介绍】:北魏济北蛇丘人,字武达。仕南齐明帝,为马头太守。孝文帝太和十八年,以郡归魏,除南兖州刺史、领马头太守,封谯县侯,镇涡阳。齐将裴叔业攻之,表固守六十余日。孝文帝嘉之,封

  • 曾樱

    字仲含,峡江(今属江西)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天启时,官常州知府。持身廉洁,为政公平,不畏强暴,多行义事。崇祯时,历官山东右布政使、巡抚、右副都御史。曾用身家性命保举郑芝龙为先锋,讨灭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