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梁武帝

梁武帝

【生卒】:464—549

【介绍】:

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南兰陵人,字叔达,小字练儿。仕齐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齐末,皇室内乱,起兵入京,独揽政权,封梁王,旋废齐和帝自立,改国号梁。即位后,重儒兴学,改定“百家谱”,设谤木,断贡献,政甚可观。后重用士族,信奉佛教,大建寺院,并三次舍身同泰寺。中大同二年,接纳东魏叛将侯景归降,旋又许东魏求和,景疑作乱,京都陷,饥困而死。在位四十八年,庙号高祖。擅长文学,精乐律,善书法,著述甚多,已佚,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


【生卒】:464—549

即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庙号高祖。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末为雍州刺史,时齐东昏侯荒虐无道,滥杀皇族、大臣。他拥立荆州刺史萧宝融为帝,起兵攻入建康,旋杀宝融,代齐建梁。在位尊儒崇佛,广修寺院。太清二年(548),东魏降将侯景引兵攻破都城,他困饿而死。善文学、书法、骑射,撰有《通史》、《金策》诸书。(一,,参见《南史》)


【生卒】:464—549

【介绍】:

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南兰陵人,字叔达,小字练儿。仕齐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齐末,皇室内乱,起兵入京,独揽政权,封梁王,旋废齐和帝自立,改国号梁。即位后,重儒兴学,改定“百家谱”,设谤木,断贡献,政甚可观。后重用士族,信奉佛教,大建寺院,并三次舍身同泰寺。中大同二年,接纳东魏叛将侯景归降,旋又许东魏求和,景疑作乱,京都陷,饥困而死。在位四十八年,庙号高祖。擅长文学,精乐律,善书法,著述甚多,已佚,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


【生卒】:464—549

即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庙号高祖。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末为雍州刺史,时齐东昏侯荒虐无道,滥杀皇族、大臣。他拥立荆州刺史萧宝融为帝,起兵攻入建康,旋杀宝融,代齐建梁。在位尊儒崇佛,广修寺院。太清二年(548),东魏降将侯景引兵攻破都城,他困饿而死。善文学、书法、骑射,撰有《通史》、《金策》诸书。(一,,参见《南史》)


【生卒】:464—549

【介绍】:

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南兰陵人,字叔达,小字练儿。仕齐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齐末,皇室内乱,起兵入京,独揽政权,封梁王,旋废齐和帝自立,改国号梁。即位后,重儒兴学,改定“百家谱”,设谤木,断贡献,政甚可观。后重用士族,信奉佛教,大建寺院,并三次舍身同泰寺。中大同二年,接纳东魏叛将侯景归降,旋又许东魏求和,景疑作乱,京都陷,饥困而死。在位四十八年,庙号高祖。擅长文学,精乐律,善书法,著述甚多,已佚,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


猜你喜欢

  • 沈该

    【介绍】:宋湖州归安人,字守约。沈时升子。以上舍释褐,处乡里,以和易谦退称。高宗绍兴八年,金人在淮泗遣使请和,上疏论之,朝奏夕召。十六年,以两浙转运判官知临安。次年,除权礼部侍郎,出知夔州。召还,除参

  • 曹变蛟

    【生卒】:?——1642大同(今属山西)人。文诏从子。幼从文诏积军功至游击。崇祯中,以南征北援,东战西讨的平“贼”功,累升左都督,用为东协总兵官。清兵围锦州,从洪承畴往救,至松山,被围,城破,被杀。赠

  • 允礽

    【介绍】:见胤礽。

  • 缪昌期

    【生卒】:1562——1626字当时,江阴(今属江苏)人。为诸生有盛名,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历官左赞善、谕德。曾因与朝士言张差梃击事,刘廷元很厌恶。适逢有人言杨涟弹劾魏忠贤疏是他代草,忠贤遂

  • 陆燿通

    【生卒】:1771——1836字劭文。陆继辂之从子。道光初举孝廉方正,选充阜宁教谕。擅长诗文,喜好金石文字,与陆继辂齐名。著有《双白燕堂集》、《金石续编》。

  • 吴之瑞妻张氏

    宿松(今属安徽)人。福王时,城陷。军士欲奸污。张哄骗军士遣夫与子远逃去,乃撞石死。

  • 南师仲

    【介绍】:明陕西渭南人,字子兴。南轩子。万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玄麓堂集》。

  • 周武帝

    【生卒】:543-578庙号高祖。即宇文邕。字祢罗突。泰第四子。明帝时,为大司空。武成二年(560)即位。天和七年,(572)杀权臣宇文护,始亲政。屡次下诏书放免奴婢杂户。崇儒,令僧尼、道士还俗,毁经

  • 秃剌

    【生卒】:?——1309元太祖次子察合台四世孙。年幼时以勇力闻名。大德十一年(1307)春,成宗去世,左丞相阿忽台等阴谋立安西王阿难答为帝,并推成宗皇后伯岳吾氏临朝称制。仁宗从怀孟归回,指使他入皇宫,

  • 傅瀚

    【生卒】:1435——1502字曰川,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任太子讲官。善于写诗作文章。孝宗嗣位,提升为太常少卿兼侍读。后历礼部左、右侍郎兼学士。入东阁,专门主管诰敕,兼掌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