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秦桧

秦桧

【生卒】:1090——1155

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政和进士。历职方员外郎、御史中丞。靖康二年(1127),上书金帅反对立张邦昌。被俘北行,成为挞懒亲信。建炎四年(1130),随金兵入犯,为挞懒所释归,诈称杀死监守金兵,夺船逃返。拜礼部尚书,力主与金解仇和议。绍兴元年(1131),除参知政事,旋拜相。黄龟年劾桧专主和议,罢相。八年(1138),复为相。前后执政十多年,贬黜张浚赵鼎,桧独掌朝政,决意议和,尽收韩世忠岳飞张俊三大将兵权,竟以“莫须有”罪冤杀岳飞,与高宗向金称臣纳贡。以左相加封太师、魏国公。数兴大狱,诬陷异己,重用亲信。死,赠申王,谥忠献。开禧二年(1206),追夺王爵,改谥谬丑。


【生卒】:1090—1155

【介绍】:

宋江宁人,字会之。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又中词学兼茂科。钦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靖康二年,因上书金帅反对立张邦昌,随徽、钦二帝被俘至金,后为金主弟挞懒信用。高宗建炎四年,被金纵归,诈称杀死监守士兵,夺船而回。绍兴元年擢参知政事,寻拜相。次年被劾落职,八年再相。前后执政十九年,贬窜张浚、赵鼎,收韩世忠岳飞、张俊三大将兵权,并杀岳飞。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一时忠臣良将诛锄略尽。与高宗共持议和,阻止恢复。向金纳币称臣,订立“绍兴和议”。历封秦、魏二国公,深得高宗宠信。卒赠申王,谥忠献。宁宗开禧二年追夺王爵,改谥谬丑。


【生卒】:1090—1155

【介绍】:

宋江宁人,字会之。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又中词学兼茂科。钦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靖康二年,因上书金帅反对立张邦昌,随徽、钦二帝被俘至金,后为金主弟挞懒信用。高宗建炎四年,被金纵归,诈称杀死监守士兵,夺船而回。绍兴元年擢参知政事,寻拜相。次年被劾落职,八年再相。前后执政十九年,贬窜张浚、赵鼎,收韩世忠岳飞、张俊三大将兵权,并杀岳飞。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一时忠臣良将诛锄略尽。与高宗共持议和,阻止恢复。向金纳币称臣,订立“绍兴和议”。历封秦、魏二国公,深得高宗宠信。卒赠申王,谥忠献。宁宗开禧二年追夺王爵,改谥谬丑。


【生卒】:1090—1155

【介绍】:

宋江宁人,字会之。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又中词学兼茂科。钦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靖康二年,因上书金帅反对立张邦昌,随徽、钦二帝被俘至金,后为金主弟挞懒信用。高宗建炎四年,被金纵归,诈称杀死监守士兵,夺船而回。绍兴元年擢参知政事,寻拜相。次年被劾落职,八年再相。前后执政十九年,贬窜张浚、赵鼎,收韩世忠岳飞、张俊三大将兵权,并杀岳飞。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一时忠臣良将诛锄略尽。与高宗共持议和,阻止恢复。向金纳币称臣,订立“绍兴和议”。历封秦、魏二国公,深得高宗宠信。卒赠申王,谥忠献。宁宗开禧二年追夺王爵,改谥谬丑。


猜你喜欢

  • 刘杲

    【生卒】:?—1513【介绍】:明苏州府长洲人,字世熙。成化十一年进士。累迁湖广副使。时朝议括流民戍边,所在惶恐,杲急白上官,验文引与生业以定去留,以安民心。累擢至江西左布政使,居官刚正,对刘瑾索重贿

  • 大乙

    【介绍】:见汤。

  • 徐三庚

    【介绍】:清浙江上虞人,字辛榖,号袖海,别号金罍山民。工篆刻,亦有书名。

  • 朱尚炳

    【生卒】:?——1412秦愍王樉子。封隐王。永乐九年(1411),使者至西安,尚炳称病不出迎,见时又傲慢。帝逮治王府官吏。尚炳惧,来朝谢罪。次年三月死。

  • 潘埙

    字伯和,山阳(今属陕西)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性刚决,弹劾无所避。多疏谏。三迁至兵科都给事中。右都督毛伦因阿附刘瑾论死,削世荫。伦曾有恩德于钱宁。恃为内援,伦子求复袭。埙等力争不

  • 昙备

    【生卒】:324—396【介绍】:东晋女尼。丹阳建康人。俗姓陶。事母至孝。年及笄,出家为尼。精勤戒行,日夜无怠。晋穆帝永和中,何后为立永安寺。名誉日广,远近投集者三百人。

  • 韦真喜

    阆侄。起家中书博士,迁冯翊太守。

  • 陆僚

    南朝齐人,祖籍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慧晓子。博览子史,长于玄言。位至西昌侯长史、蜀郡太守。【介绍】:南朝齐吴郡吴人。陆慧晓子。学兼子史,长于微言,美姿容,须眉如画。位至西昌侯长史,蜀郡太守。与弟陆任

  • 耶律解里

    字泼单,突吕不部人。世代为小吏。太宗时,为军校。后唐陷定州,被俘。石敬塘称晋帝,始得归国,太宗免其罪,拜御史大夫。会同九年(946),太宗伐晋,降杜重威,命解里与降将张彦泽侵河南。入汴,迁晋主石重贵于

  • 张琮

    【生卒】:1463—1530【介绍】:明应天府江宁人,字廷献,号惕庵。弘治三年进士。任工部主事,历陕西参议。刘瑾柄政,以事谪知济宁州。后官至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