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许有壬

许有壬

【生卒】:1287—1364

【介绍】:

元汤阴人,字可用。许熙载子。善笔札,工辞章。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同知辽州事,禁胥隶扰民。冤狱虽有成案,皆为平反。至治间,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顺帝元统间,为中书参知政事。彻里帖木儿奏罢进士科,廷争甚苦而不能夺,遂称病不出。帝强起之,拜侍御史。廷议欲行劓刑,禁汉人、南人学蒙古、畏兀儿文字,皆争止之。顺帝至元间,以忌者太多,辞官。后仍为参知政事,不久,称病归。至正十五年,迁集贤大学士,改枢密副使,拜中书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生卒】:1287——1364

字可用,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第,为同知辽州事。后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对势官豪民,人畏之如虎狼者,他擒治以法。泰定帝时,上正始十事。至正六年(1346)为中书参知政事。十二年农民起义爆发,他上备御之策十五条。旋拜河南行省左丞,迁集贤大学士。他前后历事七朝,近五十年。卒。谥文忠。著有《至正集》若干卷。


【生卒】:1287—1364

【介绍】:

元汤阴人,字可用。许熙载子。善笔札,工辞章。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同知辽州事,禁胥隶扰民。冤狱虽有成案,皆为平反。至治间,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顺帝元统间,为中书参知政事。彻里帖木儿奏罢进士科,廷争甚苦而不能夺,遂称病不出。帝强起之,拜侍御史。廷议欲行劓刑,禁汉人、南人学蒙古、畏兀儿文字,皆争止之。顺帝至元间,以忌者太多,辞官。后仍为参知政事,不久,称病归。至正十五年,迁集贤大学士,改枢密副使,拜中书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生卒】:1287——1364

字可用,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第,为同知辽州事。后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对势官豪民,人畏之如虎狼者,他擒治以法。泰定帝时,上正始十事。至正六年(1346)为中书参知政事。十二年农民起义爆发,他上备御之策十五条。旋拜河南行省左丞,迁集贤大学士。他前后历事七朝,近五十年。卒。谥文忠。著有《至正集》若干卷。


【生卒】:1287—1364

【介绍】:

元汤阴人,字可用。许熙载子。善笔札,工辞章。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同知辽州事,禁胥隶扰民。冤狱虽有成案,皆为平反。至治间,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顺帝元统间,为中书参知政事。彻里帖木儿奏罢进士科,廷争甚苦而不能夺,遂称病不出。帝强起之,拜侍御史。廷议欲行劓刑,禁汉人、南人学蒙古、畏兀儿文字,皆争止之。顺帝至元间,以忌者太多,辞官。后仍为参知政事,不久,称病归。至正十五年,迁集贤大学士,改枢密副使,拜中书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猜你喜欢

  • 田在宥

    【介绍】:唐平州卢龙人。田布子。懿宗大中时为安南都护,捍卫边境,颇立战功。

  • 陈安

    【生卒】:?—323【介绍】:十六国时陇城人。初为南阳王司马模帐下都尉。模败,归南阳王司马保,甚受宠。晋愍帝蒙尘,安自称秦州刺史,降刘曜。晋元帝永昌元年复叛,西州氐羌悉从之,在上邦自称凉王。明帝太宁元

  • 怀丙

    【介绍】:宋僧,真定人。能施巧技。郡有木浮图十三级,中级大柱坏,西北倾。乃别作柱,闭户易柱下,不闻斧凿声。又尝不役一人,以术正赵州洨河石桥之敧。

  • 姜桂

    【生卒】:?—1762【介绍】:清山东莱阳人,字芳垂,号古砚道人。本渭女,张景崔聘为妻。通经书,能诗,善画山水,尤善临摹宋元名迹。

  • 于朋举

    字襄子。江南金坛(今属江苏)人。顺治进士。历官河南睢陈道副使,福建福宁道参政,湖南布政使。所至之处以安民为要事,禁兵扰民,严惩犯者,裁减冗员以减民负。【介绍】:清江南金坛人,字襄子,号劬念。顺治六年进

  • 赵居任

    【生卒】:?—1419【介绍】:明应天府溧水人。洪武中以耆老授通政司参议,历升左通政,奉使日本,所馈之物,悉却不受。永乐中治水苏松,无恤民之心,民不得尽力农事而居任恒以丰稔闻。及卒,民甚慰悦。

  • 耶律涂山

    【生卒】:1042—1132【介绍】:辽金间契丹人。在辽世为显族,仕至金吾卫大将军。降金。从完颜宗翰攻宋,为先锋,攻太原,入汴,克洛阳,入陕西,累功授太子少保,迁尚书左仆射。

  • 马天来

    【生卒】:1172—1232【介绍】:金介休人,字云章,又字元章。第进士。博学多能,画入神品,小竹石尤佳。亦善塑像。官至国史院编修。

  • 郑韬光

    【生卒】:861—940【介绍】:唐末五代时洛京清河人,字龙府。郑颢子。母为唐宣宗女万寿公主。在唐历秘书郎、太常博士、谏议大夫、给事中。后梁时授宁州司马。后唐时迁工、礼、刑部侍郎,明宗天成、长兴中,历

  • 吴恬

    【介绍】:唐青州人。又名玢,字建康。处士。工画山水、奇石、飞云,皆有气象。有《画山水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