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接
【生卒】:?—1911
【介绍】:
清末广东大埔人,字毅。光绪三十一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先后就学于理化专科学校与体育学校。两年后回国参加饶平浮山圩起义,事败逃亡。宣统二年赴北京,营救黄复生、汪精卫未成。三年参加黄花岗之役,事败避走香港。转往吉隆坡。不久因车祸死亡。
【生卒】:?—1911
【介绍】:
清末广东大埔人,字毅。光绪三十一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先后就学于理化专科学校与体育学校。两年后回国参加饶平浮山圩起义,事败逃亡。宣统二年赴北京,营救黄复生、汪精卫未成。三年参加黄花岗之役,事败避走香港。转往吉隆坡。不久因车祸死亡。
【介绍】:北魏宗室,鲜卑族,字金雀。元苌弟。袭爵。宣武帝时曲事高肇,为帝所宠。彭城王元勰无辜被杀,即珍率壮士所为。卒于尚书左仆射任。
【生卒】:1147—1183【介绍】:宋饶州馀干人,字立之,斋名无妄。少从程迥及陆九渊兄弟游,得其指归。又倾心于张栻之学。孝宗淳熙间朱熹过馀干,与语深许之,荐为白鹿洞书院师,以病不能行,寻卒。事母孝,
【生卒】:?——1646字秋卿,昆山(今属江苏)人。崇祯时,初为南昌通判,迁永州同知,以道阻改知广信。与黄道周守城。清兵破城,被俘,不降,幽禁,自尽。【生卒】:?—1646【介绍】:明苏州府昆山人,字
【介绍】:宋福州古田人,字熙之,号慥斋。朱熹门人。家世崇尚理学,戒子弟不得用浮屠法,故子孙皆以文行世其家。
本名并,后改名永,字子云,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谷吉子。元帝建昭中,为太常丞。成帝即位,被举待诏公车,对策佳,被召见,擢为光禄大夫,出为安定太守,徙北地太守,后征入为大司农。通经书,尤明于《易》,
【生卒】:1609——1671字骏公。江苏太仓人。明崇祯进士,授编修,升左庶子。明福王弘光朝,官少詹事。顺治中,被荐充秘书院侍讲,《清太祖实录》、《太宗实录》纂修官。累至国子监祭酒。学识渊博,通经、史
【介绍】:清四川富顺人。康熙十一年举人。与弟范琚均为王士慎典试所得士。不从吴三桂之乱,士禛作诗美之。
【介绍】:唐僧。吴郡长州人,俗姓鲁。历居五台山、峨眉山,后栖衡山祝融峰下,与玄泰布纳交契。
【介绍】:明山东莱阳人,字仲仪。博闻强识,明练典故。洪武初举明经儒士,授山西道监察御史,指陈时政,帝多采纳。后迁陕西按察司佥事,多惠政。卒于官,民遮道泣送者万余,祀乡贤祠。
【介绍】:明吴县人,初名瓒,字叔裸,后以字行,去叔字,更字诚将,号道樗,一号白室。工书善画能诗。晚年遁迹虎丘,以吟咏自适。有《妪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