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晞
【生卒】:?-794
子仪子。善骑射,常随父征战,功授左赞善大夫。安史乱时,助父收复两京,安抚河中乱军,又独自两次大破吐蕃,拜鸿胪卿、殿中监。(,参见《新唐书》)
【生卒】:?—794
【介绍】:
唐华州郑县人。郭子仪第三子。善骑射,常从父征伐。复两京,战最力,以功拜鸿胪卿。河中军乱,随父至绛,选亲兵昼夜警,以备非常。擢殿中监,累迁御史中丞。领朔方军援邠州,与马璘合军击败吐蕃、回纥。朱泚反唐,遣人就第问讯,欲令掌兵,晞佯喑不答。旋潜奔奉天,为太子詹事。官终太子宾客。
【生卒】:?-794
子仪子。善骑射,常随父征战,功授左赞善大夫。安史乱时,助父收复两京,安抚河中乱军,又独自两次大破吐蕃,拜鸿胪卿、殿中监。(,参见《新唐书》)
【生卒】:?—794
【介绍】:
唐华州郑县人。郭子仪第三子。善骑射,常从父征伐。复两京,战最力,以功拜鸿胪卿。河中军乱,随父至绛,选亲兵昼夜警,以备非常。擢殿中监,累迁御史中丞。领朔方军援邠州,与马璘合军击败吐蕃、回纥。朱泚反唐,遣人就第问讯,欲令掌兵,晞佯喑不答。旋潜奔奉天,为太子詹事。官终太子宾客。
鄞(今浙江宁波)人。起家举人,官给事中。宣德五年(1430)授肇庆知府,政绩显著。后为西安知府。
【介绍】:宋真定人,字景献。以荫补官。徽宗崇宁中为大理卿,徙司农。以曾请苏轼书《醉翁亭碑》被御史论劾,罢主崇福宫。后历刑、工、兵、户四部侍郎,转开封尹。时子璹摄西京洛阳尹,父子两京相望,人以为荣。官终
【生卒】:?——1863江苏阳湖(今常州)人。监生,捐输军饷奖通判。先后佐驻藏帮办大臣恩庆办理里塘少数民族事务、善后事宜,晋升直隶州知州。同治元年(1862)充甘肃盐茶厅同知,抚绥厅属回民起事,进攻起
【生卒】:1049——1100字伯时,舒城(今属安徽)人。举进士,累官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好古博学,擅长鉴定古器与辨别款识。元符三年(1100),以病致仕,隐居龙眠山中。善画,作《山庄图》,
字可大,兰州(今属甘肃)人。由乡举入国子监。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福山知县,兴学校,变民俗。成化初,超拔为莱州知府,教化大行。改知南阳,创《志学书院》,建节义祠。讼狱徭赋,务于公平。以疾去。士民
【介绍】:明福建晋江人,字廷功。正统十年进士,任吏科给事中。景泰初任雷州知府,为政注意兴学。
【介绍】:清江苏镇江人,汉军籍,字春槎。仁和陈氏之仆。善写生,得古法。
原三弟。封广宗侯,为龙骧将军。
【生卒】:912——980字庆孙,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少好学,喜收集图画墨迹。为官清廉、谨慎,所至有政绩,每视事,自旦至暮,断决如流,无有迟滞,人称为能吏。历仕后晋、汉、周。入宋,为左补阙。开宝
南朝梁时人,字仲言,祖籍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于世,时称为“何刘”。历为建安王记室、尚书水部郎、庐陵王记室。卒,王僧孺集其文为八卷。(,参见《南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