阇那崛多
【介绍】:
隋僧。犍陀罗国人,姓金步氏,译名德志。父为国之宰辅。崛多髫龀之年立愿出家。随本师历游诸国。北周明帝武成时初至长安。武帝时为造四天王寺居住。寻西还,至突厥,为所留。入隋,文帝开皇中再入京师。召居大兴善寺翻译佛经。所译有《佛本行经》、《法炬》、《威德》、《护念》、《贤护》等经一百七十六卷。
【介绍】:
隋僧。犍陀罗国人,姓金步氏,译名德志。父为国之宰辅。崛多髫龀之年立愿出家。随本师历游诸国。北周明帝武成时初至长安。武帝时为造四天王寺居住。寻西还,至突厥,为所留。入隋,文帝开皇中再入京师。召居大兴善寺翻译佛经。所译有《佛本行经》、《法炬》、《威德》、《护念》、《贤护》等经一百七十六卷。
南朝宋时人,刘怀肃侄。初为钱唐令,有治能。后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元嘉十九年(442)与龙骧将军裴方明攻破仇池国。以割留仇池金银宝货获罪,下狱死。(,参见《南史》)【生卒】:?—443【介绍】:南朝宋彭
【介绍】:元清江人,字子与。由艺文监掾迁赣州从事,除常山县尹。有《春咏亭稿》。
【生卒】:?—523【介绍】:北魏武邑灌津人。孝文帝时由校书郎迁给事中。宣武帝时迁谒者仆射,转步兵校尉,领中书舍人,出为武邑太守。在郡体恤民疾,屡表请减免租田赋。又除右将军,出为恒农太守,立学馆,建孔
【生卒】:259—334【介绍】:东晋庐江浔阳人,字士行。少孤贫。为县吏。累迁南蛮长史。击破张昌、陈敏、杜弢,拜荆州刺史,镇武昌。深为王敦所忌,左转广州刺史,无事即朝暮运甓以习劳。敦败,复还荆州。成帝
【生卒】:1594—1645【介绍】:明池州府贵池人,字次尾,号楼山。意气横厉一世。崇祯十一年,与陈贞慧等倡议声讨逆案阮大铖,揭发其再起阴谋。撰《留都防乱公揭》。署名者一百四十余人。福王即位后,大铖得
字肇芳,一字伟节,饶州安仁(今江西贵溪)人。咸淳进士,历滁州司户参军、朐山县主簿等。德祐初,由海道至杭州,授南安军教授,不赴,归家。后参入谢枋得起兵,捕安仁县令李景,景以家赀二万赎罪,仍以其罪处死。景
【生卒】:?——1123英宗第三女。始封寿康公主,改祁国、卫国,嫁张敦礼。进冀国大长公主,改秦、越、楚国,加今封。政和三年(1113),改贤德懿行大长帝姬。宣和中卒。
【生卒】:?—1419【介绍】:明安南人。初为陈氏小校,永乐初降明,积功官至都指挥佥事。从方政攻四忙土官车绵子,中流矢坠马死。
唐中宗女,出嫁韦。
【生卒】:1611—1693【介绍】:明末清初江南如皋人,字辟疆,自号巢民。冒起宗子。明副贡生,当授推官,不出。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归德侯朝宗,并称四公子。入清,以友朋文酒为乐,不受博学鸿词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