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顾野王

顾野王

【生卒】:519—581

字希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好学,九岁能作文,博览经史,精通天文地理、古文字、卜筮、绘画。初为梁太学博士、诸王参军。侯景之乱,还乡募召数百人,入援建康。入陈,历为撰史学士、国子博士、太子率更令,领大著作。官至光禄卿卒。所撰《玉篇》三十卷、《舆地志》三十卷、《符瑞图》十卷、《顾氏谱传》十卷、《分野枢要》一卷、《续洞冥记》一卷、《玄象表》一卷、文集二十卷,并行于世。又有《通史要略》一百卷、《国史纪传》二百卷,未就。(,参见《南史》)


【生卒】:519—581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希冯。幼好学,及长博通经史,兼习天文、地理、虫篆奇字。又擅丹青,梁宣城王命画古贤像,王褒作像赞,时称“二绝”。梁武帝大同四年为太学博士。入陈,任国子博士,位终黄门侍郎,光禄大夫。所著《玉篇》成书于梁武帝大同九年,仿《说文解字》体例,以反切注音,引书证详加解说,对字形重视篆隶之流变,为《说文解字》之后又一部大型字书。原书现存残卷,清黎庶昌有影印本。


【生卒】:519—581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希冯。幼好学,及长博通经史,兼习天文、地理、虫篆奇字。又擅丹青,梁宣城王命画古贤像,王褒作像赞,时称“二绝”。梁武帝大同四年为太学博士。入陈,任国子博士,位终黄门侍郎,光禄大夫。所著《玉篇》成书于梁武帝大同九年,仿《说文解字》体例,以反切注音,引书证详加解说,对字形重视篆隶之流变,为《说文解字》之后又一部大型字书。原书现存残卷,清黎庶昌有影印本。


【生卒】:519—581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希冯。幼好学,及长博通经史,兼习天文、地理、虫篆奇字。又擅丹青,梁宣城王命画古贤像,王褒作像赞,时称“二绝”。梁武帝大同四年为太学博士。入陈,任国子博士,位终黄门侍郎,光禄大夫。所著《玉篇》成书于梁武帝大同九年,仿《说文解字》体例,以反切注音,引书证详加解说,对字形重视篆隶之流变,为《说文解字》之后又一部大型字书。原书现存残卷,清黎庶昌有影印本。


猜你喜欢

  • 郤巡

    【介绍】:东汉陈郡人,字仲信。南阳樊英著《易章句》,世名樊氏学,兼通图纬。巡传其业,官至侍中。

  • 伊敏生

    【介绍】:明应天府上元人,字子蒙。嘉靖十一年进士。历官慈溪知县,擢御史。严嵩专权时,弹劾无所避忌。官至山东参政。

  • 刘大櫆

    【生卒】:1698—1779【介绍】: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雍正七年副贡生。乾隆年间先后被荐应举博学鸿词科,报罢。晚官黟县教谕。工文章。方苞誉为“今之韩、欧”。友人姚范之侄姚鼐亦推重

  • 高偃

    【生卒】:?-486字仲游,肇次兄。太和十年卒。宣武帝于景明四年娶其女。永平元年立为皇后,妻受封武邑郡君。(83下/1832,参见《北史》)

  • 潘士藻

    字去华,婺源(今属江西)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温州推官。升御史,巡视北城,惩治近侍,得罪张鲸。上疏言修省,鲸激帝怒,贬广东布政司照磨。终尚宝卿。【生卒】:1537—1600【介绍】:明徽州

  • 胡冲

    【介绍】:三国吴汝南固始人。胡综子。性平和,有才干。孙皓天纪中为中书令。入晋,为尚书郎,吴郡太守。

  • 康福

    【生卒】:885—942【介绍】:五代时蔚州人。初事后唐庄宗为马坊使。明宗立,授飞龙使。善诸蕃语,明宗尝召入,访以外事,辄为蕃语以对。安重诲恶之。乃出为凉州刺史、朔方、河西等军节度,至镇,吐蕃弃幕而走

  • 韦子春

    【生卒】:?—757【介绍】:唐人。玄宗开元中,以勇力闻。天宝中,官著作郎。八载,为李林甫所陷,贬端溪尉。安史乱初起,居襄阳,与越州僧神邕相酬抗。刚气赡学,与李白颇相得。永王李璘东巡,以子春为谋主。兵

  • 杨由

    字哀侯,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曾为郡文学掾。史称他通晓《易》及七政、风云占候等,能预知兵灾。著有《其平》十余篇。【介绍】:东汉蜀郡成都人,字哀侯。少习《易》,善风云占候。为郡文学掾,有《其平》。

  • 王驩

    【介绍】:战国时齐国人,字子敖。齐宣王时盖邑大夫,后为右师。王使孟子以齐卿出吊于滕,以驩为副。以其治事专断独行,虽朝暮请见而孟子未尝与之言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