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宫词

宫词

【介绍】:

①(全)长孙翱作。此诗写安史之乱平复后,玄宗回到京师,风景依旧,人事全非,宫前之水,呜咽不流,似乎也在悲叹世道的沧桑变化。该诗寓情于景,含蓄蕴藉,意味深长。②(全)朱庆馀作。一作《宫中词》。首二句写百花盛开时节,美人幽闭深宫。末二句“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可谓独具匠心,后宫美人满腹怨怅、欲说还休、谨小慎微的神情如在目前。首二句表明美人身体不得自由,后二句则更刻画出她们精神被幽闭、愁无可诉的痛苦。③(全)薛逢作。此为宫怨诗,写宫妃望幸的微妙心情。首联写望幸,“尽晓妆”,是说所有宫妃一早起来都在巧装打扮,希冀君王临幸。颔联写宫妃度日如年的孤寂凄冷生活。颈联通过宫妃的著意打扮,写其渴盼临幸的焦灼心情。末联用反衬手法,以普通宫人的接近皇帝,隐微曲折地透露出望幸宫妃的失望和绝望。通首只写“望君王”三字,而表现的却是望君王而不能近君王的孤寂悲苦的复杂心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宫妃们的悲剧命运。④(全)传为后蜀主孟昶花蕊夫人作。《宫词》现存157首,皆七绝,吟咏宫内实事,或记宫内游猎嬉戏,或写蜀都气象,或咏宫中建筑之宏伟,铺设之奢侈,皆能捕捉住事物特征,描绘细致,遣词清丽。如第三首“龙池九曲远相通”,写蜀宫池苑之春日盛景:九曲龙池,远近相通,两岸垂柳,风飘不已;画舫穿梭,碧波飞扬,此情此景,胜似江南。诗用白描手法,不加铺陈,不事渲染,信手拈来,将池宛春景表现得生机盎然。据考,《宫词》最后21首(即137~157首)为王建诗。另36首(即28~63首)可能为他人诗混入。

专写帝王宫廷日常生活及宫女幽怨的古代诗歌类别,多为七言绝句王昌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李益宫怨》等,都是此类作品,至王建始直接以“宫词”为题,并有诗作百首,宫词之名渐著,后仿作者颇多。

猜你喜欢

  • 兴缘芳草积,情向远峰多

    【介绍】:李嘉祐《晚春宴无锡蔡明府西亭》颈联。芳草,常比喻有美德的人。这里是双关语,既写眼前芳草茵茵之景,又有贤人聚会之意,故兴致由此而起。远处山峦叠翠,更增情致。此联借景抒情,工整蕴藉。

  • 刘如璿

    【介绍】:唐代文学家。上邦(今甘肃天水)人。生卒年不详。事亲以孝闻。释褐唐昌尉。累迁乾封尉。为侍御史,转吏部员外郎。武后时累迁秋官侍郎。万岁通天元年(696)奉敕议毁《老子化胡经》事。因同情受来俊臣诬

  • 李垂后

    【介绍】:见李宣古。

  • 子羽

    孔子弟子澹台灭明的字。子羽状貌丑陋,孔子以为才薄。受业后潜心修行,行不由径,无公事不见公卿,孔子叹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事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张籍《省试行不由径》:“子羽有遗迹,孔门传旧声

  • 西笑

    汉桓谭《新论·祛蔽》:“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长安为汉时京城。后因以“西笑”谓渴慕帝京。乔琳《绵州越王楼即事》:“行雁南飞似乡信,忽然西笑向秦关。”

  • 蟠蟠

    缭绕回旋貌。李商隐《烧香曲》:“钿云蟠蟠牙比鱼,孔雀翅尾蛟龙须。”

  • 土门

    关隘名。即井陉关。在今河北省井陉县北井陉山上。是太行山区进入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为“太行八陉”之一。杜甫《垂老别》:“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 终童

    即终军。李嘉祐《送张惟俭秀才入举》:“清秀过终童,携书访老翁。”参见“终军”。

  • 张瑛

    【介绍】:一作张英。生平无考。《全唐诗》收其诗2首,其中《铜雀台》诗实为张琰作;《望月》诗实为刘云作。

  • 山中夜宿

    【介绍】:顾况作。以细腻的笔触,从视觉、听觉、心理等角度具体地描绘山中夜宿时的亲切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喜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