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省称“七律”。指近体诗中每句为七言的律诗。一般为七言八句;每句尽量平仄相间,且上句的平仄与下句相反;除首两句与末两句外,中间四句要讲求对仗;第一、二、四、六、八句入韵,押平韵;第三、五、七句不入韵,
指汉代学者匡衡年轻时凿壁借邻舍烛光读书事。见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后因以“偷光”为咏刻苦夜读的典故。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惜日看圭短,偷光恨壁坚。”
在四川省成都市城南锦江上。是古代出成都乘舟起程处。三国时蜀费祎使吴,诸葛亮饯行于此。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由是得名。汉唐旧桥今已不存,今桥为清康熙五十年(1711)重建,后又经多次修葺,为七
大半;过半。王建《行见月》:“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子兰《悲长安》:“岂知万顷繁华地,强半今为瓦砾堆。”
【生卒】:?—991【介绍】:五代南唐僧。嗣法眼文益。住洪州百丈山。《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3首。
【介绍】:陇西冯用和之长子,系商人,余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3首,疑出后人依托。
【介绍】:元和时人。有诗名,然终身潦倒,客死他乡。《全唐诗》录其诗1首、断句2联。《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
【介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八分书。《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
唐佚名编。见《唐写本唐人选唐诗》。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王好衣紫,齐人皆好也。齐国五素不得一紫,齐王患紫贵。傅说王曰:‘……今王欲民无衣紫者,王请自解紫衣而朝,群臣有紫衣进者,曰:“益远!寡人恶臭。”是日也,郎中莫衣紫;是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