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五代诗人。蜀(今四川)人。生卒年不详。初为后蜀高祖孟知祥幕观察判官。明德元年(934)擢翰林学士。后主孟昶时,兼兵部侍郎。广政十一年(948),拜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累为中书侍郎
【介绍】:唐代诗人。沧州东光(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武后长安中,历司刑少卿,知相王府司马。预诛张易之兄弟,又从相王统南衙兵备非常,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南阳郡公。未几,拜
渔人披在身上遮雨的斗篷。蓬,通“篷”。韩偓《江岸闲步》:“立谈禅客传心印,坐睡渔师著背蓬。”
【介绍】:李白作。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四〇列于《相和曲辞·瑟调曲》。胡震亨云:“本瑟调曲曹植《门有万里客行》也。陆机、张华拟辞,大率言问讯其客,备叙市朝迁谢亲友凋丧之意。白辞同,而‘空谈霸王略,紫
①攀援;攀附。韩愈《古意》:“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②盘桓,留连。杜甫《宇文晁崔彧重泛郑监前湖》:“不但习池归酩酊,君看郑谷去夤缘。”刘禹锡《玄览亭》:“潇洒青林际,夤缘碧潭隈。”③沿着。
即杜鹃鸟。武元衡《送柳郎中裴起居》:“望乡台上秦人去,学射山中杜魄哀。”参见“杜宇”。
《晋书·阮咸传》:“诸阮皆饮酒,咸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杯觞斟酌,以大盆盛酒,圆坐相向,大酌更饮。”后因以“阮氏酒”形容与亲族家人欢聚畅饮。岑参《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来倾阮氏酒,去著老莱衣。”
剪锄茅草。屈原流放三年,曾请太卜郑詹尹为自己决疑,郑詹尹以“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为答。语见《楚辞·卜居》。后遂以“诛茅”谓营造房屋。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
诗集。五代郑良士撰。良士,旧名昌士。《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郑良士《白岩集》十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郑昌士《白岩集》五卷,又《诗集》十卷,另著录《四六集》一卷。《唐才子传·郑良士》谓今有《白岩集》
唐黄滔作。此为律赋,以“上惊空壕色施碧草”为韵,咏吴王以好女色亡国故事,临末云:“彼雕墙峻宇之君,宜鉴丘墟于茂草”,显然有讽诫现实之意,是一篇借古讽今之作。赋的开头,直接点出历史沧桑之感。李调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