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难道。杜牧《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当筵虽一醉,宁复缓离愁。”
【介绍】:柳宗元作于谪贬柳州时。诗谓柳州乃瘴气弥漫的南荒之地,离京城遥远,返京实难,表现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思亲之痛。笔意深曲,意在言外。汪森曰:“平实之言,自见酸楚,总由一真耳。”(《韩柳诗选》)
见“别鹤操”。
即谢灵运。灵运曾袭封康乐公,故称。杜甫《石柜阁》:“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
【介绍】:见长孙佐辅。
【介绍】:李白《赠汪伦》诗句。二句以深潭之具体形象来比喻抽象之友谊,形象生动,为传颂之名句。沈德潜云:“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集》卷二〇)
竹名。相传产于安徽省凤阳县云母山,因其皮色与云母石相似,故名。皮日休《洛中寒食二首》之二:“洛水万年云母竹,汉陵千载野棠花。”
汉代叶县令王乔有仙术,死前天降玉棺,王乔入寝其中,升仙而去。见汉应劭《风俗通义·正失》。后因以“玉棺”用为咏县令或术士死亡之典。杜甫《昔游》:“玉棺已上天,白日亦寂寞。”
【介绍】:唐代小说家。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玄宗以后处士。撰有《杜鹏举传》,叙景龙末年鹏举在冥府所见相王为皇帝事,曲折表现中宗末年至玄宗初年宫廷政变情况。此故事在当时颇流行,《太平广记》所录之《唐相
和韵的一种。以“依韵”明确用韵情况出现于中唐以后诗人的作品中。按明人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和韵诗》的观点,依韵就是和诗的韵字只需与原诗韵字属同一韵部,而不必用与原诗相同的韵字。实际上依韵诗不仅要用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