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韩熙载

韩熙载

【生卒】:902—970

【介绍】:

五代文学家。字叔言。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祖籍南阳(今属河南),郡望昌黎(今属河北)。少隐嵩山。后唐同光四年(926)进士及第。同年,因其父为明宗所杀,遂南奔归吴。释褐校书郎。出为滁、和、常三州从事。南唐烈主征为秘书郎,掌东宫文翰。元宗即位,擢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加太常博士,权知制诰。保大四年(946)为宋齐丘等所嫉,贬和州司士参军。数年,移宣州节度推官。召为虞部员外郎,迁郎中。拜中书舍人。擢户部侍郎,充铸钱使。后主即位,改吏部侍郎,兼修国史。乾德二年(964),拜兵部尚书、勤政殿学士。以广蓄妓妾,五年(967),贬右庶子分司南都。后尽去诸妓,复为兵部尚书。迁中书侍郎,充光政殿学士承旨。开宝三年(970)卒。博学多才,能书善画,通音律。文章长于碑碣,时人求之者颇多。《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韩熙载集》五卷,《宋史·艺文志四》著录《格言》五卷、《格言后述》三卷,《补五代史艺文志》著录《儗议集》十五卷、《定居集》三卷,并佚。《全唐诗》存诗五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全唐文》存文六篇,《唐文拾遗》补二篇。事迹见宋徐铉《唐故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昌黎韩公墓志铭》、马令及陆游《南唐书》本传。参《新五代史·南唐世家》。

【生卒】:902—970

【介绍】:

字叔言,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郡望南阳(今属河南)。曾隐居嵩山。后唐同光四年(926)进士。明宗杀其父,奔吴。由吴入南唐,任秘书郎。元宗即位后受宠信,拜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被诬贬和州司士参军。后迁虞部郎中、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后主即位,任吏部侍郎、秘书监、兵部尚书等。官终中书侍郎。目睹南唐之无可挽救,广蓄女乐,宴饮无度,以遣忧愤之情,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即绘其通宵夜宴、纵情声色之事。卒谥文靖。《宋史》有传。才高学广,精通音律,长于八分书,画亦为当世之绝。长于碑表,所作制诰亦典雅有元和风。爱奖掖后进。诗文甚多。《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补编·补逸》补收1首。

猜你喜欢

  • 司马太贞

    【介绍】:生卒年不详。河内(治今河南沁阳)人。贞观十四年(640),官瓜州司法参军。《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所附小传。

  • 诗圣

    指杜甫。诗、圣连称成词以指称杜甫首见于明末《杜臆》作者王嗣奭之诗,其《梦杜少陵作》云:“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又《浣花草堂二首》其二“诗圣神交盖有年”,二诗俱见仇兆鳌《杜诗详注·附编》。然以圣称杜

  • 高濬之

    【介绍】:见高湘。

  • 陆发荆南始至商洛

    【介绍】:李商隐作。本篇是作者在桂林郑亚幕府去职后,北返至商洛县时作,表现了作者在仕途屡遭挫折后对理想前途的思考。诗前六句写景纪事,其中渗透对时局变迁和自身遭遇的感慨;后两句抒怀,表明自己虽未得君臣际

  • 陈伯宣

    【介绍】:唐代撰注家。生卒年、籍贯不详。贞元中,上《注史记》一百三十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二》。作品已佚。事迹见该书。

  • 二月二日

    【介绍】:①(全)白居易作于开成元年(836),时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这首诗写春雨初霁,新绿乍现,几个轻衫少年结伴踏青的情景。全诗用轻快的笔调将初春景色勾画得恬淡、清爽。首句一个“新”字,使人如临其境

  • 故意

    旧情;老友的情意。杜甫《赠卫八处士》:“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 商量

    ①讨论;裁决。刘禹锡《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百辟商量旧相入,九天祗候老臣归。”②关心;留意。王建《调笑令》之一:“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崔道融《过隆中》:“可怜蜀国关张后,不

  • 星分

    分星。我国古天文学称与某国或某地域相对应的星宿。李敬伯《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张仪楼》:“文锋摧八阵,星分应三台。”

  • 路敬淳

    【生卒】:?—697【介绍】:唐代文学家。贝州临清(今属山东)人。少勤于学,遍览坟籍。进士擢第。武后天授中,历司礼博士、著作佐郎。后迁太子司议郎兼修国史,授崇贤馆学士、太常博士。数受诏修辑吉凶杂议,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