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顾非熊

顾非熊

【生卒】:795?—854?

【介绍】:

苏州(今属江苏)人。顾况之子。会昌五年(845)进士。为盱眙尉。后弃官隐居茅山。与姚合项斯贾岛王建等友善。《旧唐书》有传。早有诗名,其诗多为羁旅行役及送别寄赠之作,以五律见长。《全唐诗》录其诗1卷,其中《送友人归汉阳》为朱庆馀诗。《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5首。

【生卒】:约796—854?

【介绍】:

唐代诗人。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顾况子。早年随父隐居茅山。年约二十开始谋仕,以凌侮权贵子弟,遭排挤,困举场约三十年。大和元年(827)居山南东道节度使幕。三年(829),至洛阳谒皇甫湜,请为其父诗集作序。会昌五年(845),武宗以其久有诗名,命追榜放进士及第。一说长庆中登第,误。大中前期,授盱眙尉(一作主簿)。后弃官归茅山,卒。少颖悟,滑稽好辩。有诗名,与王建贾岛姚合等友善。工近体,多行旅送别、赠寄题咏之作,抒写乡愁旅思和失意情怀,工整凝炼,俊婉可讽。少数作品有现实内容。《瓜洲送朱万言》、《姚岩寺路怀友》、《送僧归洞庭》等为传世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顾非熊诗》一卷,今存《顾非熊诗集》一卷。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七。

猜你喜欢

  • 小李杜

    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的合称。二子齐名,又生于李白、杜甫之后,故称。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云:“李白、杜甫外,杜审言、李峤结友前朝,李商隐、杜牧之齐名晚季,咸称李、杜,是唐有三李杜也。”为别于其他二李

  • 荀氏八龙

    东汉荀淑生八子,皆有才名,时人誉为“八龙”。事见《后汉书·荀淑传》。后遂以“荀氏八龙”美称他人众子弟。包何《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荀氏八龙唯欠一,桓山四凤已过三。”欧阳詹《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王

  • 东蒙客

    东蒙本指山东蒙山。相传楚老莱子曾避世隐居耕种于蒙山之北,故后世以“东蒙客”为隐士、处士之称。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 李后己

    【介绍】:见李景让。

  •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介绍】:张?《夏日题老将林亭》颔联。诗写庭院萧条枯败的环境:墙头纤草低垂,水面落花漂聚。诗反映出老将退隐后消沉失意的心情,情景交融。

  • 听取

    听;听到。《敦煌歌辞总编·何满子辞第三》:“胡言汉语真难会,听取胡歌甚可怜。”

  • 应璩三入

    应璩初官侍郎,后为常侍,又为侍中,其《百一诗》以“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表述此事。李瀚《蒙求》:“马安四至,应璩三入。”

  • 云开半夜千林静,月上中峰万壑明

    【介绍】:耿湋《宿万固寺因寄严补阙》诗句。二句大笔勾勒山林月夜景象,表现万固寺风景之胜,流露了诗人寄宿山寺时彻夜不眠的情怀。诗句充满哲理,尤其是对句,使人振奋。

  • 智严

    【介绍】:唐代僧人。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宣宗大中以后人。撰有《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定格联章歌词一百三十四首,宣扬佛理,诫谕世人,为敦煌歌辞所罕见。《敦煌歌辞总编》录入。

  • 旸谷

    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郭遵《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旸谷移初日,金炉出御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