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三巡江南

三巡江南

隋炀帝一生先后三次巡行江南。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通济渠开通。八月,炀帝即乘龙舟首巡江都(今江苏扬州)。随行人员达一、二十万,各类船只达数千艘,首尾相接二百余里,挽船士达八万余人。骑兵夹岸护送,旌旗蔽野。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在江都又用工十余万,大造车舆仪仗:每次出游,仪仗队长达二十余里。直至次年四月,方返回东都洛阳。大业六年三月,炀帝二巡江南,营建江都宫,又命令开通江南河,欲东巡会稽(今浙江绍兴)。至次年二月,方自江都乘船经大运河北上涿郡。大业十二年七月,炀帝不顾群臣劝阻,又三巡江南。时中原义军四起,隋政权龟缩于洛阳一隅之地,炀帝遂无心北归,欲迁都丹阳(今江苏南京)。大业十四年三月,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司马德勘发动兵变,将隋炀帝缢杀于江都宫。

猜你喜欢

  • 李傕、郭汜之乱

    东汉末年封建军阀之间的混战。司徒王允与吕布合谋,杀掉董卓。董卓部众尚有十多万人,王允欲解除其武装。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以为王允偏向关东军,倘若解除军队武装, 日后必然要被王允等人消灭。于是以为董卓报仇之

  • 张遇贤起义

    五代时南汉农民起义。南汉统治者刘䶮以下,奢侈暴虐,残忍异常。循州(今广东龙川西)农民纷纷起义。光天元年(公元942年),共推博罗县小吏张遇贤为首,号“中天八国王”,改元永乐,署置百官,建

  • 民元约法

    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三武灭佛

    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执政时先后打击佛教的事情。佛教是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之一,但寺院地主又与封建政府间存在着争夺人口、资产、土地的矛盾。因此,时常受到封建政府的抑制和打

  • 一片石战役

    李自成亲征山海关的战役。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后,据守在山海关的明辽东总兵吴三桂,曾一度准备投降,但由于阶级利益的冲突,终与农民军为敌。李自成于永昌元年(公元1644年)四月十三日,亲率二十万大军东征,

  • 任得敬分国

    西夏仁宗时外戚任得敬分裂割据事件。宋降臣任得敬初以向夏崇宗进献自己亲生女儿获宠,先后被擢为静州(今宁夏灵武北)防御使、静州都统军。后以镇压肖合达叛乱和哆讹领导的党项人民起义,扩大了个人实力,以功封为西

  • 杯酒释兵权

    宋初解除禁军宿将兵权的事件。太祖赵匡胤称帝建国后,深恐五代以来武将拥兵禅代拥立的事件重演,锐意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遂接受谋臣赵普之议,收禁军宿将之兵权。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春,先后黜殿前都点

  • 晋文继霸

    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晋公子重耳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他任用赵衰、狐偃等人,整顿内政,加强军队,发展农商,结束了晋国多年来政治上的动荡,使晋国出现了“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新局面。又在“尊王

  • 庚戌广州新军之役

    见“广州新军起义”。

  • 吴汉入蜀之战

    东汉初年平定巴蜀割据者公孙述的战役。新莽时公孙述任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后举兵割据巴蜀, 自立为蜀王。建武元年(公元25年),在成都称帝,号成家,建元龙兴。建武十一年,光武帝刘秀派岑彭、吴汉率师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