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

诸葛亮北伐曹魏的六次战役。诸葛亮平定南中(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一带)叛乱后,与孙权重新结盟,开始北伐曹魏,图谋中原。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率兵从汉中(今陕西汉中东)出发,经祁山(今甘肃西和祁山堡)北上,进攻曹魏的南安(治今甘肃陇西西南)、汉阳(治今甘肃甘谷东)和安定(治今甘肃镇原东南)郡,三郡吏民背魏降蜀。曹魏大将张郃迎击,与蜀军先锋马谡相遇于街亭(今甘肃秦安西北)。马谡违背诸葛亮的节度,不听副将王平劝告,弃城舍水上山,被张郃断水围困。蜀军溃败,马谡逃回。街亭失守, 蜀军心涣散,北伐据点丢失。诸葛亮撤兵回汉中,杀掉马谡,第一次北伐失败。同年冬,诸葛亮乘魏军攻吴,关中空虚,率兵北出散关(今陕西宝鸡南),围攻陈仓(今陕西宝鸡东),二十多日不下。蜀军粮尽,魏援军将至,诸葛亮被迫撤兵。第二次北伐失败。建兴七年,第三次北伐,大将陈式攻下阴平(治今甘肃文县西北)、武都(治今甘肃成县西北)二郡。曹魏大将郭淮截击蜀军,诸葛亮亲率军队至建威(今甘肃成县西北)阻击魏军,郭淮撤退。建兴八年秋,曹魏兵分三路,进攻汉中,诸葛亮率兵北上,驻屯城固(今陕西汉中北)赤坂,防御魏军。时秋雨连绵,行军困难,魏军退回。此为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建兴九年春,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蜀军北出祁山,魏将司马懿驻屯上邽(今甘肃天水)、坚壁不战,诸葛亮调主力攻魏卤城(今甘肃天水、甘谷之间)。司马懿调兵卤城,仍据险不战。蜀军乏食,同年六月,被迫退兵汉中,魏将张郃率兵追击,被蜀军射杀。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第六次北伐。他亲率大军十万,北出斜谷(今陕西周至西南),占据五丈原(今陕西周眉县西南),与魏将司马懿相持于渭滨。为长久计,诸葛亮分兵屯田。尽管蜀军数次挑战,司马懿仍坚守不出,欲拖垮蜀军。同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蜀军遂退回汉中。诸葛亮六次北伐,传说为“六出祁山”。实际上仅第一、第四两次是从祁山出兵。诸葛亮北伐,虽然取得某些局部胜利,但就全局来看还是失败了。

猜你喜欢

  • 巨(钜)野会战

    曹操进攻吕布的一次战役。李傕、郭汜进围长安(今陕西西安),吕布率百余骑东逃,与张邈结盟,任兖州(治今山东金乡东北)牧,驻屯东郡(治今河南濮阳西南),与曹操争夺兖州的统治权。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

  • 白渠

    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接受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在泾水与洛水之间穿挖渠道。引泾水为源,首起谷口(今陕西礼泉东北),尾入栎阳(今陕西临潼北),注归渭水,与郑国渠平行,长

  • 陈亮上书

    陈亮,字同甫,学者称龙川先生。宋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政论家、文学家。喜谈用兵, 关心时政,力主对金抗战。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十一月, 金人约和,朝野庆幸。陈亮上《中兴五论

  • 升平社学

    指新建升平社学,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广州西北郊区一些爱国士绅建立的“纠合各乡居民团练自卫”为主旨的反侵略组织之一。社学起源于明代,原是农村中地主士绅进行封建教育的组织,清中期以后逐渐演变为地主士

  • 宗主督护制

    北魏初期维护地方统治的一种行政组织形式。宗主督护制是在宗族组织的基础上形成的。十六国时期,北方地区连年混战,豪门大族为保护自己的财产和权势,往往率领宗族结坞自保,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甚至一宗至万家

  • 援朝抗倭战争

    明神宗时中朝人民的联合抗倭战争。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 日本关白(丞相)丰臣秀吉战胜其他诸侯,结束战国以来连续百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了日本。万历二十年,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四月, 十六万日军在

  • 召陵之盟

    齐桓公纠集众诸侯与楚国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订立的盟约。公元前656年, 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曹、郑、许八国军队,在讨伐楚国附庸蔡取得胜利之后,乘势进军楚境,讨伐楚国,责问楚国不向周王进贡

  • 玄宗改革

    唐玄宗当权之后,为整顿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有:①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武后时曾广置官员,末年更置员外官一千余人。中宗时,又置斜封官数千人。于是员外官、斜封官极为滥杂,国家开支大大增加。玄宗继

  • 江陵之战

    唐军平定肖铣的一次战役。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九月,唐将李孝恭、李靖奉命发巴蜀兵,从夔州(今四川奉节)出发,顺江而下,突袭江陵(今湖北江陵)的肖铣。时峡江水涨,肖铣毫无所备。唐军战舰二千艘神速出击,

  • 兄终弟及

    我国古代的一种王位或君位继承制度。商代前期和中期多实行兄终弟及,同时辅之以父死子继。商王的长子首先有权继承王位,其死后,王位在其诸弟中依长幼次序相传,无弟然后传子。由于商人对直系亲属的分辨尚未严格,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