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国子监
元代中央教育机构名,掌亦思替非文字(一些学者认为,亦思替非文字即波斯文字)教育。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八月,置回回国子学。至仁宗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四月,复置回回国子监,其生员,多充回回译史等职。
元代中央教育机构名,掌亦思替非文字(一些学者认为,亦思替非文字即波斯文字)教育。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八月,置回回国子学。至仁宗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四月,复置回回国子监,其生员,多充回回译史等职。
魏、蜀、吴三国割据局面。参见“魏”、“蜀”、“吴”。
东汉末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屯田农民起义。曹操募民屯田,向屯田农民榨取高额地租,屯田农民生活悲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屯田农民吕并在陈仓率领屯田农民举行起义,占据陈仓,吕并自称将军。曹操派关中
东汉末年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在黄巾农民起义的影响下,冀州(治今河北柏乡北)广大农民,于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相继起义。各有称号,大者二、三万人,小者六、七千人,总计有百万人之多,统称为“黑山军”。
见“洋务运动”。
西周王朝驻屯在镐京(今陕西长安县沣水以东)附近地区的军队。《诗经·大雅·常武》有“太师皇父,整我六师”句,西周青铜器《小克鼎》、《禹鼎》等铭文有“西六自”,自即师字。关于周代军队西六师和成周八师(参见
清代的赋税制度。又称地丁合一,丁随地起。明代推行一条鞭法后,将部分丁银摊入田粮征收。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人丁数为准,固定税额,以后“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丁银负担
官署名。属锦衣卫,分南北二部。南镇抚司只理“本卫刑名及军匠”,北镇抚司专理诏狱。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增铸北司印信,一切刑狱都直接向皇帝请示报告,锦衣卫长官不得过问。镇抚司官小权重,用法严刻,为
唐末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军战胜唐军的一次重要战役。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七月,王仙芝、黄巢率军围攻沂州(今山东临沂)不克,为唐平卢节度使宋威击败。宋威虚报战果,声称王仙芝已死,并遣返诸道兵,为农民军
货币名。亦称三官钱或上林钱。汉初,听任郡国和私人自由铸钱,币制混乱,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定铸钱弃市律,严禁私人铸钱。汉武帝着手整顿币制。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
官署名。西汉将尚书分为常侍、二千石、民、客等四曹,后扩至六曹。东汉始将尚书常侍曹改为吏曹,又称选部,专掌选举之事。魏、晋、南朝、北魏、北齐皆称吏部,北周称为天官,隋、唐初亦称吏部,武则天曾改称天官,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