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石柳邓起义

石柳邓起义

清乾隆年间,湘黔地区的苗民起义斗争。湘黔地区的苗族人民在“改土归流”后,身受本族头人、满汉官僚地主的重重盘剥。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贵州铜仁府苗民首领石柳邓领导苗民,以“逐客民(满汉官僚、地主、高利贷商人),复故土”为号召,发动起义。湘西永绥厅(今湖南花垣)石三保,凤凰厅(今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吴半生、乾州厅(今湖南吉首)吴八月等各寨苗民纷起响应, 攻占贵州、湖南、四川许多州县。清廷派湖广总督福宁、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率领云、贵、川、湘、鄂、粤、桂等七省十多万兵力前往镇压。苗民起义军充分发挥自己熟悉地形,善走山路及善用鸟枪的特点,与清兵战斗,屡战屡胜。清廷诡称“苗地归苗”,实行政治分化,收买出身于“百户”的吴陇登,诱杀起义军首领吴八月、石三保,并集中兵力围攻坚持斗争的石柳邓。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十二月,石柳邓在平陇战役中英勇牺牲。但起义人民并没屈服,他们退入山中继续战斗,直到嘉庆十一年最后失败。这次苗民起义延续达十二年之久。

猜你喜欢

  • 洋务运动

    旧称“同光新政”或“自强新政”。“洋务”一词由“夷务”衍变而来, “夷夏之辩”遂变为华洋对称之词。“洋务运动”之名,史乘不见著录,不知谁代所首创,而约定俗成, 沿用已久。洋务运动是指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

  • 云南回民起义

    1856—1872年(咸丰六年至同治十一年)间云南以回民为主并有汉、彝、傣等民族农民参加的反清起义。1856年(咸丰六年)云南临安(今建水)回族与汉族绅士因争夺楚雄石羊银矿发生械斗。当地清朝官吏暗中挑

  • 北洋军阀

    清末袁世凯所建立的封建买办性的军事政治集团。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袁世凯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是为北洋军阀武装建立的开始。袁世凯除了聘请外国教官,以新式武器装备,用西法进行训练外,并继承和

  • 日俄密约

    从日俄战争后直到1917年日俄两国曾先后签订了四次密约,其中心内容之一就是日俄两国协议瓜分中国内外蒙古的权益。以1907年(光绪三十四年)的第一次和1912年的第三次为尤。密约主要规定,沙俄承认日本在

  • 督办军务处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对日作战的参谋总部。1894年11月2日(光绪二十年十月五日)清廷设督办军务处,命恭亲王奕訢为督办军务大臣,庆亲王奕劻为帮办大臣,翁同龢、李鸿藻、荣禄、长麟为会办大臣。该处系临时机构,

  • 前赵

    十六国之一。匈奴贵族刘曜建立。匈奴汉国在刘聪刘粲统治时,政治腐败,朝廷实权落入外戚靳准之手。汉昌元年(公元318年)靳准发动政变,尽诛刘氏子孙。时刘聪堂弟刘曜,镇守长安(今陕西西安),闻靳准叛乱,自长

  • 武王克商

    周武王即位后的第四年春,亲自率领兵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及与周同盟的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方国的军队东征,从孟津(今河南孟津)渡过黄河,于正月甲子清晨抵达商都郊外的牧野(今

  • 废分封设郡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地方行政的重大改革。中国自西周以来实行分封制。诸侯世袭,形成尾大不掉、地方割据的局面。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初在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与县平行。战国

  • 张格尔叛乱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大和卓木之孙张格尔,借新疆维族人民对清朝统治不满而发动的叛乱。张格尔从小在阿富汗受英国的培养,长期在边疆进行活动,多次被清军击败。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张格尔又窜入南疆, 八月,

  • 陈胜吴广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秦始皇和秦二世的统治十分残暴。当时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力役三十倍于古,触犯刑律者比比皆是,监狱人满为患。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征发淮河一带贫苦农民九百人到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