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十卷,后编二十卷。清于敏中等奉敕编,彭元瑞等奉敕续成。于敏中(1714-1778),字叔子,又字崇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著名目录学家。乾隆初年中进士,授编修;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以户部侍郎兼军机太臣,后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因其博学多才,通晓古今,颇为乾隆皇帝所赏识。乾隆十四年(1749),奉敕而编的《天禄琳琅书目》,系清宫昭仁殿藏书之目。“天禄琳琅”是对殿中藏书的赐名。该书十卷。卷一宋版经,卷二宋版史、子,卷三宋版集、金版史,卷四影宋抄,卷五元版经、史,卷六元版子、集,卷七明版经,卷八明版史,卷九明版子,卷十明版集,共收录图书四百二十九部。嘉庆三年(1798),彭元瑞等在此基础上续纂了后编二十卷,卷一宋版首部(御题);卷二、三宋版经;卷四宋版史;卷五宋版子;卷六、七宋版集;卷八影宋抄、辽版经、影辽抄经、金版子、元版经;卷九元版史;卷十元版子;卷十一元版集;卷十二、十三明版经;卷十四、十五明版史;卷十六、十七明版子;卷十八至二十明版集、明抄。其收录宋、金、元、明版图书六百六十三部。正续集共计著录善本书一千零九十二种。该书所著录的图书,在书名、函数、册数之下记内容、考证,再详记印记,最后记缺佚。解题简明扼要,说明其刻印年月、各藏家为之写的题识印记,详考其时代爵里,授受之源流。对于一书有两种版本,又都刻工精致,则二者并录;对于同一书同一版,但有两印,又都非常良好,则两种本子一并收录。该书目所著录的宋、金、元、明各代图书,以经、史、子、集分部,每部之下所收图书,按时代为次排列。这部官修善本书目,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撰善本书目者,莫不谨守其法焉”(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正编所载因嘉庆二年(1797)十月乾清宫火灾被焚,一部未存,后编之书亦有散失,该书仅以抄本传世。王先谦于北京得旧抄本,参考湘潭周氏之抄本,得诸家之本而刊行,得以流传。现存清光绪十年(1884)长沙王氏(先谦)刊本。

猜你喜欢

  • 普门医品附医品补遗

    四十八卷。明王化贞(生卒年不详)撰。王化贞字元起,号肖乾,诸城(今属山东)人。万历年进士,历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王氏素好医学,曾著《产鉴书》、《痘疹》等书。此书成于崇祯元年(1628),为王

  • 周易沈氏要略

    一卷。辑佚书,南齐沈驎士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据《南齐书》,沈驎士字云祯,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南)人。征聘不就,其所注《易礼书老子要略》数十卷。故马国翰辑之以《要略》名之。其《易》学

  • 清秘述闻续

    十六卷。清王家相、魏茂林、钱嘉福等撰。王家相,号艺斋,江苏常熟人,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二十四年由翰林院编修考选江西道御史,官至河南南汝光道。魏茂林,号笛生,福建龙岩直隶州人,嘉庆十四年进士,曾

  • 岭南名胜记

    十三卷。清陈兰芝撰。陈兰芝,字拂霞。广东香山人。《岭南名胜记》清刻本。共十三卷。首白云山记,次海珠记,次灵洲山记,次崖山记,次南海庙志,次浮邱山记,次西樵山记,次海幢志,次澳门记,次石门记,次飞来寺记

  • 丧礼详考

    二卷。清张羲年撰。生卒年不详。羲年字淳初,号潜亭。浙江余姚县(今浙江省余杭县)人。以拔贡任教谕。四库征书,诏访求学官淹博者,得羲年等三人,皆一时之望。举顺天乡试,又以修书劳绩赐进士,未及与试卒。是书前

  • 苏州府志

    一百五十卷,首十卷。清宋如林、额腾伊修,石韫玉等纂。宋如林,字仁圃,汉军镶红旗人,举人。额腾伊,蒙古正白旗人。石韫玉,字执如,号琢堂,清吴县(今苏州市)人。乾隆庚戌科(1790)状元,曾典试福建,视学

  • 春秋保乾图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又名《春秋纬保乾图》。大体上为叙承天时行膺运受篆之书。乾为天为君,言君承天命,应运受图,于时保之,故名《保乾图》。其中说:“黑帝治八百岁,

  • 禹贡谱

    二卷。王澍(1668-1739)撰。澍字篛林,又作若林、若霖,号虚舟,自署二泉寓客。金坛(今属江苏省)人。清代学者。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仕纂修官。历官给事中,累迁吏部员外郎

  • 历朝通略

    四卷。元陈栎(1252-1334)撰。陈栎字寿翁,休宁(今属安徽)人。学宗紫阳,学者称为定宇先生。延祐初,乡试中选,不赴礼部试,教授乡里数十年,宋之后,隐居著书。晚年称东阜老人,卒年八十三岁,著有《尚

  • 宫词

    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