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报恩

三报恩

二卷。清毕魏(生卒年不详)撰。毕魏字万后,别字晋卿,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曾与李玉、朱素臣、叶雉斐等三人集体创作《清忠谱》。《三报恩》题姑苏第二狂笔,同邑龙子犹窜。全剧由三十六出构成,取材于冯梦龙《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其故事说:广西兴安人鲜于同屡试不第,五十余岁仍赴考。兴安令蒯遇为主考,阅其卷,遂录取,及唱名,方知为老儒,甚悔。后鲜于同官刑部主事,为蒯遇解难。宣扬知恩必报之意。此外在冯梦龙小说的基础上又添加了陈名易负恩之事,以与鲜于同相对比。此剧在创作时曾与冯梦龙商讨,并得到他的润色,故题“龙子犹窜”。书前有明崇祯十五年(1642)冯梦龙序,称魏万后年甫弱冠有此奇才,将来岂可限量。王国维《曲录》卷五载,毕万侯(侯当为后)曲六种:《红芍药》、《竹叶舟》、《呼卢报》、《三报恩》、《万人敌》、《杜鹃声》。今只有《三报恩》、《竹叶舟》有传本。本书有滑稽馆原刊本,为崇祯年间所刊。

猜你喜欢

  • 中庸凡

    一卷。明崔铣(详见《大学全文》)撰。卷首有崔铣自序,录《戴记》原文,次为十论,文字旁边有注释,以联其相承之义,未尽的又标于上方。十论为总论,分上下篇,分道论,理论,性论,情论,忠恕论,鬼神论,诚论,尊

  • 西溪梵隐志

    四卷。清吴本泰辑,释智一编。此志共4卷,卷一纪胜,西溪为宋的留下溪,地处武林之西,初时荒僻,自南宋以来,渐多名迹。法华碧峰之胜、方外高流所集文人墨客,多及此地。卷二纪刹,以古法华寺(即云栖别室)居首,

  • 渔洋诗集

    二十二卷。《续集》十六卷。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生平详见《蚕尾集》(辞目)。是集为王士祯诗集。凡二十二卷。王十祯诗集原有《落笺堂诗》、《阮亭诗》、《过江集》、《白门前集》、《白门后集

  • 律吕阐微

    十卷。清江永(生平事迹见《律吕新论》)撰。是书将康熙皇帝论乐的五条作为《皇言定声》一卷,放在全书之首。江永没未列《律吕正义》,所以对西洋的五线、六名、八形号、三迟速都不能理解。江永作书大旨以明代朱载堉

  • 礼白岳记

    一卷。明李日华(1565-1628)撰。日华生平事迹见《梅墟先生别录》条。该书又名《篷栊夜话》,主要记叙作者在万历三十八年(1610)礼神白岳的事情。其实只是一篇记文,中加诗歌相连属。文辞纤巧,乃才士

  • 息柯居士全集

    八种,四十五卷。清杨翰撰。杨翰字伯飞,号海琴,又号息柯居士,直隶新城(今属河北省)人。生卒年不详。道光年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出守湖南永州府。后隐于浯溪,日以著述为事,最好山水金石书画。全集收有《息柯白

  • 江泠阁集

    二十六卷。清冷士嵋(1627-1711)撰。冷士嵋,字又湄,号秋江,京口(今江苏丹徒)人。明朝诸生,入清不仕,以布衣终老。冷士嵋年未弱冠即逢明清朝代变换,河山异色,遂绝意仕进,摒弃举业,专意为古文、诗

  • 正韵汇编

    四卷。明周嘉栋(生卒年不详)撰。嘉栋字隆之,黄州(今湖北黄冈)人。万历己丑(1589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此书取《洪武正韵》按偏旁分为八十部,所分各部与部中所列各字,均以笔画多少为序。每字之下仍各注

  • 左逸

    不分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世贞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学者。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累官刑部尚书。世贞长于诗、古文辞,与李攀龙齐名,世称“王李”

  • 藏书纪事诗

    七卷。清叶昌炽撰。叶昌炽(1847-1917),字鞠裳,与叶德辉同族,室名花桥老屋,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为人学识出众,长于金石考证、版本目录,尤嗜校书。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