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上谕成语

上谕成语

十二卷。无撰者姓名。书前后亦无序无跋。此书体例,与《清文典要大全》相同。专为京外的各部旗衙署,翻译上谕批旨,及折奏公牍所需。此书依《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集各种例行清语,皆以词语的第一字为纲。其语句不拘字数,其卷次即按照《康熙字典》十二辰次分列。部首亦依照字典次序开列。但未能把所有的部首列入。各部语句的归类亦有不当之处。如以“正”字为词头的“正值大雨时行”等十一句,以“再”字为词头的三句,以“可”字为词头的二句,以“王”、“更”,“歪”字为词头的各一句,以上均入“一”部。又如以“申”字为词头的词句,“申明旧例”等六句,以“年”字为词头的五句,以“半”字为词头的二句,以“平”、“引”、“弗”、“甫”字为词头的各一句,皆误入“丨”部”,以“屯”字为词头的八句,以“及”为词头的二句,以“幺”、“秉”、“千”为词头的各一句,误入“丿”部。还有,以“未”、“小”为词头的入“丨”部。以“工”字为词头的入“二”部。以“商”、“膏”,“禀”、“率”为词头的入“一”部。以“全”、“会”、“命”、“含”、“合”、“夹”、“春”、“箇”、“化”为词头的入“人”部。以及“见”,入“儿”部。“曾”、“举”,入“八”部。“同”、“罔”,入“冂”部。“军”字入“冖”部。“减”、“咨”字入“冫”字。“办”(辨)、“另”,入“力”部。“此”、“能”、“背”,入“匕”部。“直”、“率”入“十”部等。而且以上这些又是子集第一卷中的一部分。此书仅有相互传抄本,所以错误较多。但是,此书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当时流行相当广泛。凡习清书之家,几乎人手一编,而满洲从政者,亦往往奉为金针秘本。其地位实居《清汉文海》之上。

猜你喜欢

  • 通德遗书所见录十八种

    七十二卷。清孔广林(详见《孔氏说经五种》)辑。汉代经学,首推郑玄。玄学问渊博,博通群书。潜心经籍注释,兼采今古文,融会各家之说,为西汉传注家中最有权威者,世称“郑学”。所著《毛诗笺》、《周礼注》、《仪

  •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见《素问注证发微》。

  • 正思斋杂记

    二卷。明刘教(生卒年不详)撰。刘教,字因吾,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据书中称孝宗为今上,知刘教为弘治中人,其事迹不详。此书二卷,杂论古今轶事,颇为尊崇道学。其开卷引陈亮之说,以岁建干支推宋,元、明国

  • 平阳县志

    ①八卷。明朱东光修,侯一元纂。朱东光字少龙,浦城人,进士,隆庆三年(1569)任平阳县知县。此志为隆庆五年(1571)修,抄本。未分卷册,有目录,目次为图、星野、疆域、山川、建置、沿革、城池、公署、学

  • 奉贤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韩佩金修,张文虎纂。韩佩金,清光绪四年知奉贤县事。张文虎,江苏南汇人。此志卷首为图说,以下为志十五,其目为疆域、建置、赋役、水利、字校、祠祀、官司、营汛、科第、人物、列女、艺

  • 礼记大全合参

    四卷。又名《礼记体注》。详见清代曹士玮撰《礼记体注》条。

  • 汉律辑证

    六卷。清杜贵墀撰。杜贵墀,湖南巴陵县人。曾任湖南书院主讲。是书为撰者对《汉律》所作辑证一百多条,卷一自夷三族要斩诸刑至赦,卷二自算赋至皮帑,卷三自主守盗受赇至诬告诋欺,卷四自试学童为史至内臣外交,卷五

  • 河南通志

    ①四十五卷,明邹守愚修,李濂、朱睦纂。邹守愚,字若哲,福建莆田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中,出守广州,后升江西学政,调山东,嘉靖三十四年(1555)以右副都督史巡抚河南。周年

  • 书经周礼皇帝疆域图表

    不分卷。清廖平撰。此书共四十二篇,从《王制九州三服千里一州图》一直到《书经·周礼大小分统表》。本书卷帙浩繁,是廖平《六译馆丛书》中篇幅较长者。廖平于此书,思虑较为细致,凡是《尚书》、《周礼》两部书中的

  • 思兰堂诗集

    五卷。清曾纪元(生卒年不详)撰。曾纪元字竹麟,湖南湘潭人,清末时在世。此集为曾纪元卒后,其子广武取纪元手稿编次,由王闿运勘订梓行。卷首有王闿运《序》,称“纪元幼时下笔成章,其材志不可限量,以为必有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