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丹铅余录

丹铅余录

十七卷。续录 十二卷。摘录 十三卷。总录 二十七卷。明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嘉靖时充经筵讲官。其父杨廷和时为内阁首辅,因“议大礼”忤世宗意,乃乞休去。杨慎执前议力谏,两受廷杖,被谪戍云南永昌。在那里,杨慎生活了三十多年,一直到死。杨慎天才高逸,学识渊博,于书无所不览,好学穷理,老而弥笃。其记诵之博,著作之富,为明代第一。论理学极诋陆九渊、王守仁,论经学极诋郑玄,诗文亦有复古倾向。杨慎平生著述达二百余种,主要有《升庵集》、《外集》、《遗集》、《檀弓丛训》、《檀弓批点》、《哲匠金桴》、《均藻》、《谢华启秀》、《谭苑醍醐》、《秇林伐山》、《俗言》、《古音骈字》、《古音复字》、《古音猎要》、《古音略例》、《异鱼图赞》、《玉名诂》、《石鼓文音释》、《金石古文》、《名画神品目》、《法帖神品目》、《书品》、《墨池琐录》、《风雅逸篇》、《古文韵语》、《世说旧注》等。《丹铅录》为其主要代表作之一。凡是杨慎考证诸书异同的著作,前面都冠以“丹铅”二字,因“古之罪人,以丹书其籍,魏志缘坐配没为工乐杂户者,用赤纸为籍,其卷以铝为轴。”杨慎因得罪被流放,“名在尺籍”,故以“丹铅”二字以寄意。凡《余录》十七卷,《续录》十二卷,《闰录》九卷,杨慎又自为删削,又名为《摘录》者十三卷。首刻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后其弟子梁佐又删同校异,分类合辑,定为二十八类,名曰《总录》,刻之于上杭。考证取材丰富,且时有新见解。但因所涉及的范围太广,因此难免芜杂,又因杨慎务奇好胜,甚至伪撰古书,以助论证。至万历年间,四川巡抚张士佩重刊杨慎集,将诸录及《谭苑醍醐》等书删并为四十一卷,附于集后,今亦与《总录》并行。此本只有余录、续录、摘录,而缺闰录,但因附有梁佐之《总录》,《闰录》亦在其中,四本相辅而行,以总录补三录之遗,正总录之误,仍然是杨慎之完书也。但因杨慎取名太急,“稍成卷帙,即付枣梨,饾为编,只成杂学”,故王世贞评价他“工于证经而疏于解经;详于稗史而忽于正史;详于诗事而略于诗旨;求之宇宙之外而失之耳目之内”。时人陈耀文、胡应麟也对杨慎之作很不以为然,陈耀文特作《正杨》一书,纠正杨慎之讹误。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内的“丹铅新录”和“艺林伐山”两部分,亦为专驳杨慎的引证和论辨而作。有《四库全书》本,《中国丛书综录》子部杂学类有著录。《丹铅续录》收入《宝颜堂秘笈》中,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据《宝颜堂秘笈》本影印《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另有《丹铅杂录》,收入清乾隆年间李调元辑刊的《函海》中,亦有《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丹铅余录》有《函海》本、嘉靖丁未刊本、万历中张士佩刊本、别本、《函海》本、《宝颜堂秘笈》本、钞余录本。《丹铅总录》有明万历刊本、嘉靖梁佐单刊总录本等。

猜你喜欢

  • 江西水道考

    五卷。清蒋湘南撰。蒋湘南,字子潇,固始人。举孝廉。历居江督河督幕府,故于江西诸水脉络颇明,因作江西水道考。蒋子遗书铅印本,共五卷。以述江赣二水之源流为宗,依《水经注》之法,提纲携目而叙之,俾十三府一州

  • 道德真经

    见《老子》。

  • 古今字音

    一卷。无撰人姓氏,清任大椿辑。是书《隋志》及新旧《唐志》均未著录,未详何时人所撰。亦不详其体制卷数。《广韵》征引凡三条:上平一东“,,贪食也,出《古今字音》。”上声二十八狝“,囚刑固,出《古今字音》。

  • 松门稿

    八卷。明王庭譔(1552-1600)撰。王庭譔字敬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修撰。著有《松门稿》。是集凡八卷。前有冯琦序。因譔年未四十而没,诗文皆未成就。故冯琦序

  • 浯溪集

    二卷。明黄焯撰。黄焯,字子昭,南平人。正德进士。先官永州知府,后改任湖广参政。浯溪旧有元颜书院,黄焯扩而建之,以便游观者。其雇石中诸刻,谓不可以不传。乃命邑生集,重新刊行,即此书。《浯溪集》明嘉靖刻本

  • 尊前集

    二卷。不知何人所辑。卷前有万历嘉兴顾梧芳《序》云:“余爱《花间集》,欲播传之,而余斯编第有类焉。”似即梧芳所辑,故毛晋谓梧芳采录名篇,厘为二卷。而朱彝尊《跋》则称:“于吴下得吴宽手抄本,取顾本勘之,词

  • 礼记集解

    六十一卷。孙希旦(1737-1784)撰。孙希旦,字绍周,号敬轩,浙江瑞安人,清代经学家。举乾隆二十七年(1762)乡试,挑三十四年(1769)会试中正榜。孙衣言《敬轩先生行状》:“会试榜出,主司择其

  • 韵白

    一卷。清毛先舒撰。先舒生平著述,见“声韵丛说”。是编杂论古韵、今韵、词韵、曲韵,与《韵学通指》相呼应。论者谓是书大抵审定今韵之功多,而考证古韵之功少,故往往知其一,不知其二焉。是编有顺治五年(1648

  • 鄱阳五家集

    十五卷。清史简(生卒年不详)编。史简字文令,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此集为地方诗集。共十五卷。所录皆为其乡人之诗。自宋末至明初,共五家。有李廷瑞《芳洲集》三卷;吴存《乐庵遗稿》二卷;徐瑞《松巢漫稿》三

  • 两汉刊误补遗

    十卷。宋吴仁杰撰。仁杰洛阳人,住在昆山。字斗南,又字南英,自号隐。通博经史,讲学于朱熹之门,进士。国子学录。有《古代周易》、《洪范辨图》、《两汉书刊误补遗》等著作。《补遗》十卷之中补《汉书》八卷,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