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二知轩诗钞

二知轩诗钞

十四卷。《续诗钞》十八卷。《文存》三十四卷。清方浚颐(1815-1889)撰。方浚颐,字子箴,号梦园,安徽省定远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授职编修,历官广东盐运使署布政使、四川省按察使。浚颐善诗文,并视之为生命。曾著有《梦园丛说内篇》、《述学校勘记》等。《二知轩诗钞》十四卷,为浚颐裒其诗三千余中精选出的古今体一千八百余首,为其诗作之精品。浚颐之诗长于绘景而悉温柔郭厚之思,精于布局而皆具博大昌明之气概,妙于叠韵而无牵强凑泊之失,往往宝光溢目、灵音骇空,读之者犹陟樊桐而窥珠玉之林。其诗钞按年排列,具体创作时间如下:卷一(1828-1838);卷二(1839-1841);卷三(1841.8-10);卷四(1842-1849);卷五(1850-1851);卷六(1852-1858);卷七(1860);卷八(1862.1-8);卷九(1862.8-12)卷十(1863.1-4);卷十一(1863.5-12);卷十二(1864.1-5);卷十三(1864.6-8);卷十四(1865.9-12);此诗集今有清同治五年(1866)广州刻本行世,另有同治间刻《柳堂师友诗录》(一卷本)丛书本行世。《二知轩诗续钞》十八卷,共辑古今体诗二千三百八十二首,其具体创作时间如下:卷一(1866.1-4);卷二(1866.5-12);卷三(1867.1-7);卷四(1867.8-12);卷五(1868.1-4);卷六(1868.5-11);卷七(1868.11-1869.2);卷八(1869.4-10);卷九(1869.11-1870.4);卷十(1870.5-12);卷十一(1871.1-5);卷十二(1871.6-12);卷十三(1872.1-6);卷十四(1872.7-12);卷十五(1873.1-6);卷十六(1873.7-12);卷十七(1874.1-7);卷十八(1874.9-1875.12);续诗钞前有杨懋建、林昌彝为其序。今有清同治八年(1868)广州刻本行世。《二知轩文存》三十四卷,无序有跋,书名为吴郡颜复初题。内容卷一、二为论,辑五十二篇;卷三至九为书后,辑一百三十五篇;卷十为议,辑七篇;卷十一为辨,辑八篇;第十二为说,辑二十二篇;卷十三为读子,辑九十三篇;卷十四为厄言,辑四十篇;卷十五至十七为序,辑四十七篇;卷十八、十九为书,辑四十二篇;卷二十至二十三为记,辑五十五篇;卷二十四为书事,辑二十二篇;卷二十五为问,辑二十三篇;卷二十六为铭赞,辑十二篇,卷二十七至三十为传,辑三十六篇;卷三十一至三十三为墓志铭,辑二十一篇;卷三十四为墓表,辑十一篇。今有清光绪四年(1878)春刻《柳堂师友诗录初编》丛书本行世。

猜你喜欢

  • 道德真经传

    ①四卷。宋司马光(见《资治通鉴》)撰。《道德真经传》又称《道德真经论》、《道德论述要》、《老子道德论述要》。汉晋以来,研究《老子》的学者聚讼纷争,其争论焦点之一就是道德是否一体。一派主张道德分见,陆德

  • 甬东正气集

    四卷。清董琅(生卒年不详)编辑。琅字纯斋,浙江鄞县人,该书记明末清初甬东(今舟山岛)洁身殉节及隐遁之士遗文,共得二十一人,文五十二篇,皆从他书搜采而来,随得随编,先后亦无体例。书前有嘉庆十年(1805

  • 万远堂易蔡

    无卷数。明蔡鼎撰。鼎字无能,福建闽(今福州)人,诸生,曾佐孙高阳军幕,晚年注《易》,名曰《易蔡》。此书以上经为上篇,下经为下篇;又以上系为上篇,下系为下篇,次则说卦、序杂两篇,皆无注释。其于易卦上必颜

  • 惢泉手学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惟卷首自序有二私印,一曰闻性道字大直;一曰明山鉴西薛萝香弄隐人。知为闻性道所作。序称吾乡丰氏,则为鄞人(今浙江省鄞县)。序中所称壬辰,盖万历二十年(1592)。又称岁在丁卯,则天启

  • 澄海县志

    二十六卷首一卷。清李书吉、王恺修,蔡继绅纂。李书吉,江苏常熟人,举人,以孝廉作宰,通诗书。旧志始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县令王嘉忠修,邑人王天性纂,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三度重修。县令李书吉虑

  • 言行汇纂

    十卷。清王之铁(生卒年不详)撰。王之铁字左仗,号朗川,湘阴(湖南省)人。康熙末年诸生,积学笃行,遵循礼法,授徒玉笥山,先课以小学近思录,始及五经百家子史,从游者甚众,尚有入德津梁。《言行汇纂》是王之铁

  • 增补四礼便览

    八卷。朝鲜黄泌秀撰。黄泌秀号惠庵,昌原人,生卒年未详。李縡著《四礼便览》以冠、婚、丧、祭四礼为纲,广征古经及先儒论著,考辨古今沿变,被朝鲜士人奉为权威。李縡又另著《类会》一编,专谈变礼,与《四礼便览》

  • 皇明二祖十四宗增补标题评断实记

    二十七卷。明陈仁锡(详见《皇明世法录》)撰。该书前数卷题陈建纂辑,后数卷题陈仁锡用卿辑,系参照《皇明通纪》、《皇明从信录》、《皇明十六朝广汇记》,又增补万历以后三朝事而成。记二祖十四宗嘉言善政,以昭彰

  • 入声便记

    一卷。清王家督撰。家督号石桥,甘肃靖远人。举人,仕陕西长武县学训导。因入声难于记忆,王氏遂取《佩文韵府》中入声字一千三百七十六字,编成四言耦语,课其犹子。陕西长武人尚蔚为之注释,尚蔚子林焱加以缮写,于

  • 春秋左传类对赋注

    不分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按,《春秋左传类对赋》是宋人徐晋卿所作,见前。此赋共一万余言,配俪工妙,庸次比偶,《左传》的宏纲大义,披卷可求,对初学者有所裨益。但每句之下只标年而不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