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今文尚书经说考

今文尚书经说考

三十二卷。清陈乔枞撰。陈乔枞(1809-1869年)字朴园,福建侯官(今福建省闽侯县)人,清代经学家,陈寿祺之子。道光五年举人,官至江西临江、抚州知府。陈乔枞传其父亲辑佚之学,续成《今文尚书经说考》、《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考》等。皮锡瑞《书经通论》称陈乔枞的这部《今文尚书经说考》博采古说,有功于今文。只是其书颇似长编,搜罗多而断制少,又必引郑玄为将伯,误执古文说为今文说,以致反疑伏生违弃初祖,如文王受命、周公避居之事,陈乔枞皆诋诬伏生老耄,记忆不全。可见此书也有未能尽善者。皮氏的评价较为中肯、准确,所言确能概括此书特点。此书卷首有《叙录》一篇,详细地记载了汉代传授《今文尚书》的诸儒的情况,不过其中舛误不少。如《汉书·鲍宣传》只称鲍宣好学明经;《龚舍传》只称龚舍以《鲁诗》教授,并没有说他们传《尚书》的事。《后汉书》也没有黄琼、黄琬受《尚书》之事。甚至于因为杨彪少传家学,就认为其子杨修亦然;荀爽曾作《尚书正经》,就认为其子荀悦、荀彧也治《尚书》,皆陈乔枞臆测之,无甚根据。但此书资料宏博,经说亦多可观,在《尚书》研究中,此书之学术价值亦不为菲。本书有家刻本。

猜你喜欢

  • 通艺录

    四十二卷。清程瑶田(1725-1814)撰。瑶田字易田,又字易畴,晚号让堂老人,安徽歙(今歙县)人,经学家。少时师事方粹然,后又与戴震、金榜等一同拜师江永。乾隆三十五年举人,官太仓州学正,以身率教,廉

  • 情天宝鉴

    见《情史》。

  • 古大学注

    一卷。明乔中和撰。乔中和(生卒年不详)字还一,明内丘(今河北内丘)人,官至太原府通判。著有《说易》、《说畴》、《图书衍》、《元韵谱》、《大易通变》。是书前有自序,后有跋。是书虽从古本,但诂义多杂。如分

  • 式好堂藏帖

    四卷。清张士范(生卒年不详)辑,明董其昌书,黄润章刻。张士范,蒲城(今属陕西省)人,生平不详;黄润章,歙县(今属安徽省)人,生平不详。该帖共四卷,其中第一卷为楷书《乐毅论》,并有王梦楼及沈绎堂题语,对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

    六卷 此书是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诏令诸皇子及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等人,取历代册立太子的事迹中能够有所鉴戒的部分,按朝代顺序纂辑而成,上自周代,下迄明代,共三十三事。此外还附立了五事

  • 读左琐言

    一卷。清倪倬撰。倬字云庄,一字汉甫,青浦(今属上海市)人。笃学嗜古,钻研经典。著有《农雅》、《我我书屋吟稿》、《存善堂文集》等。此书是他的读书笔记。他依据古代经典,辨证诸家《左传》注疏的误说,确有所得

  • 思旧录

    一卷。明末清初黄宗羲(详见《宋元学案》)撰。该书为宗羲追记友朋遗事,皆杂录当时见闻。现存《梨洲遗书》本、《昭代丛书》本。

  • 木庵藏器目

    一卷。不著编书人姓名。成书年月也无记载,书首页署有丙申正月。是编所辑,系安徽歙县程木庵所藏彝器的目录,共著录五十四器。程木庵之子程守恭,曾以拓本分送给一些金石学家,故在他们的书内均录有若干木庵藏器。吴

  • 春秋质疑

    ①十二卷。杨于庭(生卒不详)撰。杨于庭字道行,全椒(今属安徽省)人,明代经学家,诗人。万历进士,官至兵部职方郎中。除此书外,有《杨道行集》。此书主要针对胡安国《春秋传》而作。丘应和《序》称,杨氏“于六

  • 大般涅槃经游意

    一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大涅槃经游意》约成书于隋开皇仁寿年间(581-604)多取天台圆顿义释经。全篇共分六段,即:一大意,二宗旨,三释名,四辨体,五明用,六料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