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丧服文足征记

仪礼丧服文足征记

清程瑶田(1725-1814)撰。瑶田字易田,一字易畴,号让堂,安徽歙县人。曾任江苏嘉定教谕。与戴震同学于江永,长于旁搜曲证,不为经传注疏所束缚。对古代名物的考订,绘图列表,便于稽寻。谓《禹贡》扬州的三江,实只一江。著有《禹贡三江考》、《仪礼丧服足征记》、《周髀矩数图注》、《通艺录》等。此书前面有阮元序:称其精言善解,穷极隐微,明圣人制礼贤人传礼之心,于千百年后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何以能之?并谓玩索经文,不为传注拘牵,此儒者之所以通。瑶田有自撰叙目:“治经不涵泳白文,而惟注之徇,一失其趣,即有毫厘千里之缪。吾于《丧服》末章,长殇中殇降一等四句,知其确是经文,而郑君误以为传,故触处难通,不得不改经文,以从其说。孔子欲说夏殷之礼,而慨杞宋之无征,今《丧服》经文具在,足则能征,知其解者,旦暮遇之可也,作《仪礼表服文足征记》(末题‘歙程瑶田’)”。卷一为《丧服经传》考定原本上;卷二为《丧服经传》考定原本下(上卷谓子嫁反在父之室,为父三年出而虞,既虞而出之分等;下卷缌麻三月,谓经不为高祖制服,故亦不为元孙制服);卷三为丧服通别表、本服殇服一贯表、成人本服小功长殇服缌麻表;卷四自丧服无逸文述,至报服举例述;卷五为降服述,至妾服发例述;卷六自两殇服章发例述,至疏食素食说;卷七自小功卒哭可以取妇取妻说,至《白虎通》释九族义同丧服说;卷八自族亲诸服旁杀一贯表,至论尊加与至尊之服同,非兄弟服之义;卷九自丧服报例皆报其所施说,至小功之缕讹字记;卷十自异姓主名述,至父之姑在室不制服表。按:是书对于《丧服经传》及注,解释同异,都极有研究,所列诸表,也非常详明(为表二十有九,有云丈夫妇人之通服,经之纬之等杀毕具,至服有升降,而必别之于其人者,至纤至悉,分而录之,不嫌烦碎,然后知此经之针缕密致,此传之气脉贯通,毫发无憾。)如斩衰章,父为长子,是书认为此传应当将正体二句与庶子二句反正互明之故剔清,其火自见。《胡氏正义》录存其说,大概认为程氏之说极基正确。夏炘为瑶田别传,列举不杖期章,惟子不报等传文,都一一援据经史疏,贯通证明以规郑氏之失。《胡氏正义》于惟子不报,也取瑶田以父之所不降指父身之世叔父母子昆弟,昆弟之子,姑姊妹女子子,言谓父于此等亲不降,故子于此等亲为降,要优于章平之说。可见,此书可取之处很多,不能误以长殇中殇降一等四句为经文,少之。又按:《仪礼丧服》,后人难行的原因,都由原重贵贵之义。所谓绝期降等者,秦汉以后,只有天子可以绝期,其为公卿者,或今日受命,而明日罢官,与平民无异,怎能说绝降呢?即使有王公之封者,自南北朝以后,也不能臣其僚吏,不可能对于五服有绝降。又有载顾炎武讥议唐代加重服制之说,然相沿袭,已经超过千年,人情已安,不能轻易改变。又丧服经传对于妾服的论述也非常详细。而《魏书·元孝友传》认为其时人只有一个妻子。又尚公主者,例无媵妾,那么,并非只有近人有废妾之说,即南北朝已经有行之者,唐人虽然曾经著之令典,而宋元以后,不是藩王及达官,也难以完全施行,这一点言《丧服》者不可不知。此书有《皇清经解》本和《通艺录》本。

猜你喜欢

  • 今世说

    八卷。清初王晫(1636一?)撰。王晫初名棐,号木庵,一号丹麓,自号松溪子,浙江杭州人。生好学博览,又喜宾客,犹喜刻书。王晫的著述,始终条贯,斐然成家。著有《逐生集》十二卷,《霞举堂集》三十五卷,《杂

  • 仪礼奭固

    十七卷。清吴之英(详见《礼器图》)撰。此书仍然为考《仪礼》之首作,共有十七篇。此书前面有光绪己亥自序,其内容分《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乡饮酒礼》第四、《乡射礼》第五、《燕礼

  • 吴郡图经续记

    三卷。宋朱长文纂。宋元丰七年(1084)修,绍兴四年(1134)刻本。朱长文,字伯原,未冠举进士,后官秘书省正字、枢密院编修等。朱氏自序,“谓祥符中诏修图经,每州命官编辑而上,夫举天下之经而修定之,其

  • 采芝堂文集

    十六卷。明陈益祥(生卒年不详)著。陈益祥字履吉,候官(今属福建福州市)人。秀才出身,少有文名,擅长史学。曾与太守袁表,司理赵世显、民部林世吉等结成玉鸾社,又与孝廉徐之、兄弟陈荐夫等结为芝山社,后与宪副

  • 山居清赏

    二十八卷。明程荣(生卒年不详)撰。程荣字伯人,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分南方草木状、禽虫述等十五种,其中除茶谱一种为程荣所自撰外,其余均为采摭他人之作,且很少考证。此书为农圃之书,有一定

  • 万历起居注

    五十卷。明佚名撰。是书始于万历二年(1574)正月至四十三年(1615)十二月,记万历一朝大事,阁臣奏疏等,既为实录所宗,又可以补正其缺,旧本缺元年(1517)、十三年(1585)、三十三年(1605

  • 付法藏因缘传

    六卷。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沙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简称《付法藏传》。《法经录》作四卷,一作七卷。《静泰录》作六卷,一作四卷。《大唐内典录》则两出付法藏均作六卷。是隋代以前古籍之一。卷一记世尊临涅槃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二百卷。南宋李心传(1167-1244)撰。心传字微之,一字伯微,号秀岩。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南宋史学家。庆元元年(1195)乡试未中,不再应举,发奋著述。理宋宝庆年间,赐进士出身,以著作佐郎领史

  • 齐丘子

    六卷。南唐谭峭(生卒年不详)撰。见《化书》条。

  • 汉原陵秘葬经

    十卷。无撰者姓名。据书前作者自序所述,称自己因遇楼敬先生,得其所传“阴阳书”三本,并称其书用之甚验,直指休咎之理,出生入死遁甲之法,乾兑坎离迁宅之方,辨年月日加临运式。作者还自称因暇日述斯文五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