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余干县志

余干县志

①十二卷,首一卷,清吕璋修,胡思藻等纂。吕璋,字藩青,山东文登人,举人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余干知县。同年吕璋奉檄续修县志,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成书刻印。此志内容极为简略,人物遗漏尤多。全书无选举志,然考其人物表,却实为选举表,名实不符。其艺文志与学校、秩纪、灾祥合为一卷,但内容仅有二页,全为学校中之藏书,而非邑人之著述,可见其夸张离谱之程度。至于秩祀、灾祥,其载述甚少,不足称志。全书惟赋役志所载尚详,官师表亦有可取。② 二十三卷,首一卷,清李修,洪锡光等纂。李,直隶景州(今河北省景县)人,举人出身,道光二年(1822)任余干知县。同年冬,李奉檄开局续修县志,至道光三年(1823)书成刻印。此志略胜于康熙李志,但仍有目无纲,难称完美。其秩官志,自康熙后,历任知县、县丞中不少人仅存姓名,而不注籍贯及署任年代,甚至出现有姓无名者,其仓促疏漏,可见端倪。惟其选举志,凡旧志表有误列或人物遗漏的,皆考证有关典籍史料后加以校补。③ 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区作霖等修,曾福善等纂。区作霖,字云甫,广东顺德人,举人出身,同知衔,同治八年(1869)任余干知县。同治十年(1871),区作霖奉檄修志,次年成稿,未及刊刻,即调任上饶,后由继任知县冯兰森重为校订,同治十一年(1872)东山书院刻印。旧志分门设类,有目无纲,此志体例则遵照省颁程式,纲举目张,远胜于旧志。其艺文志,首列书目,分经史子集,以下为诰、疏、记、序、书、辩、论、跋、说、箴、碑、墓表、墓志、列传、赋、诗各类,搜辑颇丰,门类亦多。

猜你喜欢

  • 兼明书

    五卷。唐五代时邱光庭(生卒年不详)撰。邱光庭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曾官至太学博士,与著名诗人罗隐交往密切。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兼明书》共十二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二卷。今本五卷,可能为后人

  • 兵■

    七卷。明尹宾商撰。尹氏无史传,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从其书题名知,其号白豪子、毫翕,汉川(今属湖北)人。生活在明末。《千顷堂书目》著录“尹商《阃外春秋》三十二卷,注:汉阳人。又注:别本‘汉’作‘濮’。

  • 春秋提纲

    十卷。旧题铁山先生陈则通撰。陈则通生平不详。此书分四门综论《春秋》大旨,所侵伐、朝聘、盟会、杂例。每门中又依类划分其事,称为“例。”如侵伐门下有王臣会伐、齐晋楚伐郑、晋楚争陈等十五例,每例之后则为论,

  • 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

    八十卷。清贾祯等奉敕撰。是书起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止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首尾十二年。奉诏设馆纂而成书。是书编纂体例仿《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凡“上谕、廷寄以及京外臣工之奏折,各

  • 书集传辑录纂注

    见《尚书辑录纂注》。

  • 如皋冒氏丛书

    三十四种,附二种。冒广生(详见《永嘉诗人祠堂丛刻》)辑。《如皋冒氏丛书》是冒广生汇辑冒氏家族历代著作而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曾刊刻第四集,收冒襄等人著作十三种;题“第四集”之意是以后将汇辑冒襄

  • 卫藏揽要

    六卷,民国邵钦权纂。邵钦权,字季衡,浙江东阳人,毕业于北京筹边高等学校,专攻藏事。《卫藏揽要》稿本,全书六卷,卷首有于长葆序。分为:稽古、山川、风俗、宗教、政治、兵制。每门之下,附有诸小目。此书小目较

  • 唐诗近体集韵

    三十卷。明施重光编。施重光字庆征,生卒年及里贯未详。是集以唐人近体诗分上、下、平三十韵编次。按上下平声分三十部,乃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所并,与唐韵不同。唐人私相歌咏者,又与官韵不同。如东、冬二部,

  • 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

    一卷。近人王国维撰。王国维,见《王廷德使高昌记校注》条。《长春西游记》为元代丘处机弟子李志常所述。《元史·宪宗本纪》载,元宪宗元年(1254)道士李真常掌道教事,即李志常。长春在元世祖十八年(1281

  • 兰谱

    一卷。宋王贵学撰。王贵学,字进叔,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兰谱》一书。是书分为六部分:一是品第之等;二是灌溉之候;三是分析之法;四是沙泥之宜;五是爱养之地;六是兰品之产。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