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观楼文集拾遗

六观楼文集拾遗

一卷。清许鸿磐(约1762-?)撰。许鸿磐字渐达,号雪峤。济州(今山东济宁)人。卒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以后。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历官指挥、安徽同知泗州知州等职。著有《方舆考证》。考订详实,为世称之。又工诗文词赋,著有《六观楼遗文》、《雪帆杂著》等集。作北曲杂剧《三钗梦》、《西辽记》、《寿女存孤》、《女云台》、《雁帛书》、《儒吏完城》等六种,合称《六观楼北曲六种》。是集为其遗文,李福泰所集刻者,首福泰序,略谓鸿磐捷南宫后,授指挥官京邸。凌次仲、江子屏,见其雪峤杂著,共相叹服,称其论内地及外裔山川了如指掌。殒后无子,同里李孝廉藏其稿,视若拱璧,不轻示人。同治七年(1868),福泰旋里,访知书稿仍藏李氏,孝廉虽亡,其子能世守之,其他著述,泰半已为六丁所收,遍索之,尚得《尚书札记稿》四卷、《六观楼遗文》三十编。犹幸与凌次仲、李金川论《方舆纪要》二书,尚存其全书之精采,即此可见。刊以行世,而记其著述之本末如此,异时能以先生之书,寿之梨枣者。若夫此集虽片羽之留,识者知为吉光之珍。案福泰字星衡,亦山东济宁人。抚粤东时为刻此书于广州。鸿磐遗书,实未全刻,如所著之《方舆考证》。至民国时,其邑人潘复始为付梓。集载书说、序记、碑铭、传跋、书跋都三十篇。李氏序谓其精采在论地理各书,颇为知言。与凌次仲书《论方舆纪要》若邪山条,辨出若邪乃越侯非严助事等条,《河源说》谓班因言之而未详,刘元鼎言之而得半,元郡实求之并重源之所发,亦未能尽得,皆属详实不刊之说。其他文亦自雅健有法,无愧作者。《书舆地广记后》云:志方舆者,于州郡下必详列四至八到,而各县下亦载其去所管州郡东西南北若干里。皆一举而空之,使读其书如浮大海,罔罔然东西南北之莫辨,则其失讵不大哉,亦为笃论。有同治九年(1870)刻本。

猜你喜欢

  • 卧游录

    一卷。旧题宋吕祖谦撰。吕祖谦生平事迹详见《古周易》。此书为摘录诸书而成,共四十五则。前二十一则全录刘义庆《世说新语》,次十八则全录苏轼杂著及陶潜集,最后二则不知出自何书。卷首有嘉定九年(1216)王深

  • 辅国公恒鲁先世功绩册封纪略

    满汉各一卷。撰者不详。考其世系,起自贝勒斐扬武,至雍正七年(1729年)降袭辅国公恒鲁止。该书所述福喇塔及其先世功绩,最称详赡,可与乾隆《四库全书》所收《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互相参看。现存写本。

  • 鲁诗遗说考

    六卷。清代陈乔枞撰。据本书自序称,“先大夫出所撰三家诗,遗命足其业”,说明陈寿祺只采集三家遗说,但未作进一步考订。陈乔枞继承父业,编成本书。书中首先列出鲁诗叙录,引用陆玑《诗草木疏》;“孔子删诗授卜商

  • 广释亲

    一卷。张慎仪撰。慎义(1846-1921)字淑威,号芋圃,别号厩叟。四川成都人,原籍江苏阳湖。尚著《蜀方言》、《诗经异文补释》、《方言别录》等。是编乃就钱唐梁氏残稿增补而成,梁氏其人无从考知。篇末附慎

  • 易经纂言

    无卷数。清王士陵撰。王士陵字阿瞻,武邑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人,官任翁源县知县。该编采用《注疏》本,其根本宗旨以《本义》为宗而杂引众说以相互印证。实为乡塾讲章。《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所订毛诗故训传

    三十卷。段玉裁(1735-1815)撰。段玉载字若膺,号茂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居老人。江苏金坛县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字、音韵、训诂学家,考据学家。玉裁生而颖异,读书有兼人之资,年十

  • 研经堂春秋事义合注

    三卷。清单铎(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撰。单铎,高密(今属山东)人,自署敕授文林郎。其书中所引诸家之说,时代最晚的为孙嘉淦《春秋义》一书。孙嘉淦字锡公,太原(今属山西)人,康熙时进士,乾隆年间官至吏部尚

  • 十万卷楼丛书

    三编,五十种,三百八十五卷。清陆心源(1834-1894)编。陆心源字刚甫,一字潜园,号存斋,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咸丰年间举人,官至福建盐运使。藏书极为丰富,著作有《皕宋楼藏书志》、《仪顾堂集》。清

  • 云梦县志略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吕锡麟修,程怀璟纂。吕锡麟,字柯亭,号仁止,河南新安人,附监生,官云梦知县。程怀璟,字玉农,号小宋,本县人,拔贡,官至云南按察使。明万历十六年(1588),邑人邹观光纂《云梦

  • 扬州十日记

    一卷。明末清初人王秀楚撰。王秀楚,江苏江都人,生卒年月不详,曾为史可法幕僚,其余事迹不详。《扬州十日记》中所记为王秀楚亲身所历,目所亲睹之事。顺治二年(1645),清兵攻破扬州,烧杀抢掳,城中百姓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