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兴山县志

兴山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伍继勋修,范昌棣、吴翰章等纂。伍继勋,字次荪,江苏阳湖人,供事,官兴山知县。范昌棣,湖北蕲水人,生员。吴翰章,字星桥,本县人,举人。县志明以前无可考,康熙四年(1665)县令胥遇纂《兴山县志稿》一卷,雍正八年(1730)县令潘内召纂《兴山县志稿》,乾隆十八年(1753)县令黄宫纂《兴山志》一卷,俱无传本。同治三年(1864)伍继勋任知县,以志久失修,延范昌棣、吴翰章等,重加编辑,历一年志成。《兴山县志》同治四年(1865)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首一卷,分地理志、建置志、赋役志、典礼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杂志九纲。兴山山势连亘,高数千百仞,县南驿路,县北至保康路为通衢,西北深渡峡等处,道路奇险,明末张献忠,清初李来亨,皆倚县境为营。此志在地理志中叙山川特详。疆域类,附道里,形势内附水道。赋役志,户口、田赋、仓储、蠲恤等类录自郡志,加以采访,颇为详实。学校、书院、祠祀附于典礼志,宾兴、乡饮附于选举志,具有条理。人物志文苑类,屈原以后寥寥数人。兵事其无类可归者,并入遗闻。卷首有范昌棣之父,教谕范德炜序。② 二十二卷,清黄世崇修。黄世崇(参见光绪归州志),官兴山知县。县志自同治四年(1865)县令伍继勋修后,历十余年,光绪九年(1883)黄世崇莅任,奉檄催取县志,乃索观旧志,阙略伪舛特甚,于是勤加采访,从事编辑,至十一年(1885)书成。《兴山县志》光绪十一年经心书院刻本。全书二十二卷,分为:卷一沿革表,卷二疆域表,卷三封建世爵表,卷四职官表,卷五武职官表,卷六选举表,卷七人物列女表,卷八山志,卷九水志,卷十赋役志,卷十一典礼志,卷十二学校志,卷十三营汛志,卷十四特产志,卷十五营造志,卷十六兵事志,卷十七祥异志,卷十八乡甲志,卷十九艺文志,卷二十名宦志,卷二十一人物传,卷二十二列女传,共七表,十二志、三传,此志有纲无目。其中沿革表、疆域表考证详明。职官表自汉长丞尉五官掾诸曹掾史起,至清知县教谕训导巡检典史止。选举表,自宋进士奂谷珍起,至光绪七年选贡止。兵事志,自明末李自成进入归州、巴东等六县,同治元年(1862)至县北界,皆考实登载。艺文志,诗文遵史例,只录书目,其诗文足备,其中掌故者,分注各门。此志修于黄世崇一人之手,考核详实,实属不易。

猜你喜欢

  • 储光羲诗

    五卷。唐储光羲(707-762)撰。储光羲,兖州(今山东兖州)人,一说润州(今江苏镇江)人。开元十四年(726)举进士及第。天宝九年(750)为监察御史。安禄山入长安,被授予伪职。两京收复后,被系入狱

  • 青岩丛录

    一卷。明王袆(详见《大事记续编》条)撰。此书一卷,分五篇,内容主要论述纬书及释、道两家的源流,与《医书》相同异,原已收入王袆文集之中,曹溶编《学海类编》时将其摘出别行,并改为此名。有《百陵学山》本、《

  • 谦斋诗稿

    二卷。《补遗》一卷。清曹庭枢(1706-?)撰。曹庭枢字六芗,嘉善(今浙江嘉兴)人,卒年不详。雍正元年(1723)副榜贡生。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集中载有《午门谢颁月廪恭纪》诗。本集皆游京

  • 周叔夜集

    十一卷。明周思兼(约1561前后在世)撰。周思兼生平详见《道学记言》条。是集为周思兼诗文选集。乃王世祯所选编。凡十一卷。前有王士祯撰《贞靖周先生传》,未有万历十年(1582)冯大受后序及方应选诸人跋。

  • 献丑集

    一卷。宋许棐(约1225年前后在世)撰。许棐生平详见《梅屋集》条。此集前有嘉熙元年(1237)许棐自序。集中所录仅短文十一篇,《樵谈》二十则。原载于左圭《百川学海》中,并非全本。其文词典雅自然流畅。此

  • 弘光实录

    见《弘光实录钞》。

  • 黔史

    四卷。清犹法贤撰。犹法贤,字心鲁,别字西樵,贵州人,生卒年不详。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副贡考生,以教谕卒官。《黔史》是一部编年体的贵州地方史,记叙了自周赧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80年)至清代嘉庆年间

  • 渐西村舍汇刊

    三集,四十二种,二百五十五卷。清袁昶(1846-1900)编。袁昶字爽秋,浙江桐庐人。光绪丙子(1876)进士,官至太常寺卿,卒谥忠节。丛书所收以边疆地理域外史乘著作为最有价值,如清何秋涛校正《元圣武

  • 晏子春秋音义

    二卷。清孙星衍(详见《周易集解》)撰。孙氏先据明沈启南、吴怀保两本校定《晏子春秋》,又合《韩诗外传》、《说苑》、《新序》、《艺文类聚》、《太平御览》诸书,推求审证字音字义,撰成此书,此书附于孙氏所校《

  • 宁德县志

    十卷,首一卷,图一卷,清卢建其修,张君宾纂。卢建其,字建三,号莲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任宁德县知县。张君宾,晋江县人,举人。考宁德县志,创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