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兴山县志

兴山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伍继勋修,范昌棣、吴翰章等纂。伍继勋,字次荪,江苏阳湖人,供事,官兴山知县。范昌棣,湖北蕲水人,生员。吴翰章,字星桥,本县人,举人。县志明以前无可考,康熙四年(1665)县令胥遇纂《兴山县志稿》一卷,雍正八年(1730)县令潘内召纂《兴山县志稿》,乾隆十八年(1753)县令黄宫纂《兴山志》一卷,俱无传本。同治三年(1864)伍继勋任知县,以志久失修,延范昌棣、吴翰章等,重加编辑,历一年志成。《兴山县志》同治四年(1865)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首一卷,分地理志、建置志、赋役志、典礼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杂志九纲。兴山山势连亘,高数千百仞,县南驿路,县北至保康路为通衢,西北深渡峡等处,道路奇险,明末张献忠,清初李来亨,皆倚县境为营。此志在地理志中叙山川特详。疆域类,附道里,形势内附水道。赋役志,户口、田赋、仓储、蠲恤等类录自郡志,加以采访,颇为详实。学校、书院、祠祀附于典礼志,宾兴、乡饮附于选举志,具有条理。人物志文苑类,屈原以后寥寥数人。兵事其无类可归者,并入遗闻。卷首有范昌棣之父,教谕范德炜序。② 二十二卷,清黄世崇修。黄世崇(参见光绪归州志),官兴山知县。县志自同治四年(1865)县令伍继勋修后,历十余年,光绪九年(1883)黄世崇莅任,奉檄催取县志,乃索观旧志,阙略伪舛特甚,于是勤加采访,从事编辑,至十一年(1885)书成。《兴山县志》光绪十一年经心书院刻本。全书二十二卷,分为:卷一沿革表,卷二疆域表,卷三封建世爵表,卷四职官表,卷五武职官表,卷六选举表,卷七人物列女表,卷八山志,卷九水志,卷十赋役志,卷十一典礼志,卷十二学校志,卷十三营汛志,卷十四特产志,卷十五营造志,卷十六兵事志,卷十七祥异志,卷十八乡甲志,卷十九艺文志,卷二十名宦志,卷二十一人物传,卷二十二列女传,共七表,十二志、三传,此志有纲无目。其中沿革表、疆域表考证详明。职官表自汉长丞尉五官掾诸曹掾史起,至清知县教谕训导巡检典史止。选举表,自宋进士奂谷珍起,至光绪七年选贡止。兵事志,自明末李自成进入归州、巴东等六县,同治元年(1862)至县北界,皆考实登载。艺文志,诗文遵史例,只录书目,其诗文足备,其中掌故者,分注各门。此志修于黄世崇一人之手,考核详实,实属不易。

猜你喜欢

  • 金石文

    七卷。明徐献忠(1469-1545)撰。徐献忠字伯臣,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四年(1525)中举,再试不第。授奉化知县。本书辑录三代以来金石之文。分为商一卷,周一卷,秦一卷,汉四卷。但本书未能博征

  • 读大学偶记

    一卷。清邱壡撰。壡字铸人,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布衣。是篇随意涉笔,间有精切语。如谓心意知即物而生,当身合下都到。才格即致,才致即诚,才诚即正,才正即修。修身以下有本末,修身以上无本末。谓为民父母,与

  • 孝经全注

    一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谥文贞,福建安谿(今福建安溪)人。著述颇丰,有《大学古本说》一卷、《中庸章段》一卷、《中庸余论》一卷、《论孟札记》四卷、《周易观

  • 御定内则衍义

    十六卷。清爱新觉罗·福临(见《御注孝经》)亲定。是书冠以御制序文及恭进皇太后表。内容以《礼记·内则》篇为本,论述妇道,并援引经史诸书以佐证推阐之。分八纲三十二子目:一曰孝之道,分事舅姑、事父母;二曰敬

  • 诗附记

    四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方纲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内阁学士。嘉庆四年左迁鸿胪寺卿。十九年重预琼林宴,赐二品卿衔。

  • 俨山外集

    三十四卷。明陆深(详见《南巡日录》条)撰。此集为陆深札记之文的总汇,由其子陆楫汇编而成。其中凡《传疑录》二卷、《河汾燕间录》二卷、《春风堂随笔》一卷、《知命录》一卷、《金台纪闻》二卷、《原丰堂漫书》一

  • 圣济经

    十卷。宋徽宗(1082-1135)撰。宋徽宗皇帝赵佶,喜诗文,善书画,通医学。北宋一朝,皆重医学,徽宗自己好此道,所重尤甚于历代皇帝。《圣济经》传为徽宗亲撰,又名《宋徽宗圣济经》。此书于政和八年(11

  • 同时尚论录

    十六卷。明蔡士顺编。蔡士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江苏苏州人。由国子监生官福建按察司照磨。此录成于崇祯十年(1637)。所辑皆东林诸人诗文。以科目先后为序,始万历二年(1574),终崇祯四年(1631)。

  • 周礼句解

    十二卷。宋朱申撰。朱申生卒、事迹无详考。《江西通志》记载有朱申,字继宣,宋太学生。又有李心传《道命录》,有淳祐十一年(1251)新安朱申序,其结衔为朝散大夫,知江州、军州,兼管内勤农营田事,似为二人。

  • 南充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袁凤孙修,陈榕等纂。袁凤孙,嘉庆十八年(1813)任南充县知县。明嘉靖年间,豫章刘侯、石溪韩司马同声相应,毅然秉笔修志,然其本今已不存。嘉庆十八年,袁凤孙掌南充后,为修志乘,广为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