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华容县志

华容县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孙炳煜、汪文焕等修,熊绍庚、刘乙燃纂。孙炳煜,河南人,曾任华容县知县。汪文焕,成都人,曾任华容县知县。熊绍庚,华容县人,曾任户部主事。刘乙燃,华容县人,举人。华容置县于汉代。邑志创修于明万历年间。迄清康熙知县徐元禹补修。雍正六年(1728)王展六续编,稿成而因故未刊行。无论书、稿今并无存。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县狄兰标重新纂辑成帙,始有可观。嘉庆二十年(1815)知县卢尔秋聘邑人丁珏、周暄再续未竟。此志盖取丁、周遗稿,荟萃合参而成。《华容县志》光绪八年(1882)刻本,共十五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地理。卷二,建置。卷三,赋役。卷四,食货。卷五,学校。卷六,武备。卷七,礼仪。卷八,职官。卷九,选举。卷十,人物。卷十一,列女。卷十二,方外。卷十三,五行。华容水多,有患亦有利,淤泄变迁,形势各异。所绘各图,颇见精审。龙尹起涛,于旧图之后增以新图。盖欲以新图见咸丰、同治以后之华容全貌,使人知其变,而以旧图示嘉庆以前之华容,使人知其迹。具有卓识。然其将星野、风土等入于地理,祀典、坊表、古迹、冢墓附于建置,则不免芜杂不伦。艺文竟付阙如,全无采录,仅存著作之目,散见于邑贤、文苑诸目中,亦有乖志例。该志尚有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和民国十九年(1930)朱德龙铅印本刊行于世。

猜你喜欢

  • 待清遗稿

    二卷。宋潘音(1270-1355)撰。潘音字声甫,浙江天台人。自咸淳之末,遭逢世乱,即隐居不仕,题所居曰“待清轩”。入元以后,仍隐遁以终。其集旧无传本。明嘉靖间,其后人从败簏中得遗稿,属徐云卿校定而序

  • 孙子参同

    五卷。明李贽(详见《九正易因》)撰。《四库提要》云:“此本不知何人所辑,前有《凡例》,又有万历庚申吴兴松筠馆主人序,亦不署姓名。”然王重民氏据书中梅国桢序谓是书为李贽撰(《中国善本书提要》)。今从其说

  • 榕城纪闻

    一卷。原题海外散人随笔。榕城,福建省福州市别称。此书杂记榕城一郡琐事,起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止于清康熙元年(1662)。兼及明清之际遗闻,于加派迁界等事。所述尤详,虽卷帙不多,也可资史乘。

  • 葛氏丧服变除

    一卷。晋葛洪(284-364)撰,清马国翰辑。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省西南部)人。父祖均仕东吴。少以儒学知名,历丞相府及司徒掾,后因求丹出为句漏令。世奉天师道,好神仙导养之法,先后师事

  • 等韵切音指南

    一卷。撰人不详。清劳乃宣《等韵一得·外篇》云:“考后一书(案指《等韵切音指南》)二十四图,与刘氏《切韵指南》二十四图大略相同,惟次序不同。与刘氏为一家之学。”这部韵图是改并刘鉴的《切韵指南》而成,与刘

  • 杜诗捃

    四卷。明唐元竑(1590-1647)撰。元竑,字远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明亡,不食死,论者以首阳饿夫比之。著有《杜诗捃》等。是书为唐氏读《杜诗》时所作札记。唐氏所阅为

  • 攻渝诸小将传

    一卷,附望云楼稿一卷。明徐如珂编撰。天启年间,明朝国力尽付辽东战事,国内空虚,流寇四起。天启元年(1621),如珂备兵川东,正值土司奢崇明父子作乱,遂派秦良玉等率兵镇压。该书即为如珂、良玉等人所作传记

  • 公孙龙子校本

    三卷。清严可均(1762-1843)撰。此书为可均从《道藏》颠字三号中录出,稍加校勘而成。其以意校者十一节,如《迹府篇》注“辈时君之有悟”,辈字当作冀字。“故圣陪十黄帝”,陪当作倍。“勒兵伐远”,勒兵

  • 明百家小说

    一名《明人百家小说》、一百零九卷。旧本题明沈廷松(生卒年不详)编。沈廷松,号石闾,生平事迹不详。《四库总目提要》称“前有自序,题甲戌小寒日,当为崇祯七年。而其书乃全与国朝陶珽《续说郛》同,盖坊贾以不全

  • 国初群雄事略

    十二卷。清钱谦益(详见《列朝诗集小传》)撰。《国初群雄事略》是他写的一部长编,主要写元末群雄纷起、明朝建国的史事,对韩林儿、郭子兴、徐寿辉、陈友谅、明玉珍、张士诚、扩廓帖木儿、陈友定等人一一详述,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