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今逸史

古今逸史

五十五种,二百三十三卷。明吴琯编。吴琯为漳州府漳浦(今属福建省)人,生卒年不详。《四库提要》云吴氏为隆庆辛未年(1571)进士,王重民已考证其误。其人曾校刊《古诗纪》,并依其范例编辑《唐诗纪》一百七十卷,以喜好刻书而知名于世。《古今逸史》汇辑古今历史、舆地诸书,分逸志、逸记、列传等编。逸志又分合志、分志二种,前者罗列《方言》、《释名》、《白虎通》等书,后者收入《山海经》、《十洲记》、《吴地记》等书;逸记分为纪与世家二种,纪著录《三坟》、《穆天子传》等书,世家著录《晋乘》、《楚梼杌》等书;列传辑入《高士传》、《列仙传》等书。丛书之编采以当时罕见之书为限,常见书皆不列入,凡历史上不列学官、不收秘阁而藏于民间之野史,皆大力搜求之,以为正史拾遗补阙,故名为《古今逸史》。书前有凡例,详述纂辑方针及分类方法,并有吴中珩序。本丛书收罗丰富,使众多汉唐古籍得以保存和流传,其功实不可没。虽然多有校订疏忽之处,仍瑕不掩瑜。该丛书有多种刻本,主要有明万历刻本,收书五十五种,二百二十三卷,其善本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名为《增定古今逸史》。又有明刻五十五种本,一百四十五卷。有明万历间刻二十六种本,其善本藏于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 二皇甫集

    七卷。唐皇甫冉、皇甫曾兄弟合集。皇甫冉(714-767)字茂政,江苏丹阳人。天宝十五年(756)进士。大历中官至左补阙。皇甫曾(约756年前后在世,生卒不详)字孝常。天宝十二年(753)进士。官至监察

  • 宣明论方

    十五卷。金刘完素(详见《素问玄机原病式》)撰。又名《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医经类著作。此书约成于大定十二年(1172)。刘氏此书为对病处方之法,乃集伤寒杂病,脉证方论之文,分门别类,较为详实。首二卷为诸

  • 天长县志

    四卷。清江映鲲修,张振先等纂。江映鲲,字南溟,四川阆中人,举人,康熙元年(1662)来知天长县事。张振先,邑人,贡生。天长县志,一修于明嘉靖二十九(1550)县令邵时敏,再修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

  • 交泰韵

    一卷。明吕坤撰。吕坤(1536-1618)字叔简,号新吾,又号心吾,宁陵(今河南宁陵县)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授襄垣知县,调大同,征授户部主事,迁郎中。再迁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

  • 舞志

    十二卷。明张敉(生卒年不详)撰。张敉初名张献翼,有《读易纪闻》,已著录。是书共十二篇:《舞容》、《舞位》、《舞器》、《舞服》、《舞人》、《舞序》、《舞名》、《舞音》、《舞什》、《舞述》、《舞议》、《舞

  • 增城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管一清修,汤亿纂。管一清,字配宁,号穆轩,江南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十六年(1751)知县。邑旧有志,已不可考。明正统年间李玉修县志后,至康熙二十五年(168

  • 海昌备乘

    五十二卷,图一卷,附录二卷。清钱泰吉纂辑。钱泰吉(1791-1863),字辅宜,号警石、深庐,嘉兴人。清代著名经学家、文献学家,对方志学尚有一定研究。曾官达海宁训导二十七年,后主讲安澜书院。泰吉好藏书

  • 易参

    五卷。明钱彭曾撰。彭曾号觉龛,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此书用注疏本,没有载经文,只标明每节题目。首为图说,方圆黑白均是易外枝节,但从宋代以来,犹有所受。又旁及历法、推步、奇门、九宫、干支、纳音,虽不得

  • 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

    十二卷。清沈钦韩(详见《春秋左氏传补注》)撰。钦韩博闻强识,曾作《裴氏三国志注释地理》八卷、《水经注疏证》四十卷,对古今郡县废置沿革素有研究。此书是对《左传》地名的研究专著,对先儒旧说有所补正,特别是

  • 庄子口义

    十卷。宋林希逸(生卒年不详)撰。林希逸,字肃翁,号庸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南宋端平二年(1235)进士,善诗书画。累定间官至司农少卿,终于中书舍人。撰有《道德真经口义》、《南华真经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