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呜秋集

呜秋集

二卷。明赵迪撰。赵迪,字景哲,自号白湖小隐,怀安(今河北怀安县)人,生卒年不详。据其子赵壮称“先人值多故,投老林泉”,知其乃逃世隐居者。著有《呜秋集》。是集为诗集,乃其子赵壮所刻,凡二卷。集前有明永乐十一年(1413)林志序,后有景泰五年(1454)赵壮后序。林志序评其说“故膳部林君子羽始倡古诗于闽,和之最有声者,仅二三人,今呜秋先生其一也。此集古诗不下魏晋,而诸作醇乎唐矣”显然有些过誉。今观其诗,古体颇为薄弱,志说殊诬,律诗谐畅,差有唐晋,亦是晋安一派,实多仿古之作,而无独树之句,文学价值不高。此集今有明俞宪辑隆庆五年(1571)刻本传世。

猜你喜欢

  • 翰苑集

    二十二卷。唐陆贽(754-805)撰。陆贽字敬舆,唐代诗文家。嘉兴(今属浙江)人。十八岁进士及第,又登博学宏词制科。授华州郑县尉、后授渭南尉、迁监察御史。唐德宗时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后转为中书

  • 论语旨序

    一卷。晋缪播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播字宣则,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官至中书令。《晋书》称其才思清辩,有意义。《隋书·经籍志》载《论语旨序》三卷,缪播撰。《唐书·艺文志》只载二卷,《宋书·艺文志》

  • 秋蟪吟馆诗钞

    六卷。附《来云阁词钞》一卷。《文钞》一卷。清金和(?-1885)撰。金和,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字云叔、又字亚匏,早年丧父,其母教读甚严,文思敏捷,然作文不求程式,遂终身见斥科场,以布衣客死上海。其诗

  • 春秋胡传审鹄会要

    四卷。清周梦龄撰。梦龄字蘧庄,楚陂人,沉潜力学,工于诗文。该书作成于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分为四卷:卷一为隐公、桓公、庄公,卷二为闵公、僖公、文公,卷三为宣公、成公、襄公,卷四为昭公、定公、哀

  • 汴园湿襟录

    一卷。明末白愚撰。白愚,字警凡,河南开封人,生卒年月及事迹不详。李自成围攻开封时,白愚曾佐守城之参政张达宇募兵,冒矢石守城近六月,脱围北渡后,于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将围中情事大略集成一帙,名《

  • 金堂县志

    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谢惟杰纂修。谢惟杰,字兼之,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曾任金堂县知县长达十年之久。谢维杰任知县后,见志久失修,遂博稽故籍,网罗旧闻、汇集成志书一部。《金堂县志》嘉庆十六年(1811)刻

  • 四礼训蒙

    一卷。朝鲜李恒福撰。李恒福生卒年不详,字子常,一字白沙,号弼云,庆州人。书名所言“四礼”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训蒙”即训导童蒙。著此书的最初动因作者自跋说:“余疾夫小子蒙士,每当祭时,登降拜俯,

  • 岳阳纪胜汇编

    四卷。明梅淳(约1586前后在世)编。梅淳,安徽当涂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本书成书前,元释天镜曾辑录岳阳楼石刻诸诗,其本久佚;嘉靖间,有取岳阳题咏与洞庭分为二集者,芜杂无次。梅淳因合洞庭君山、

  • 诸经纬遗

    一卷。清刘学宠辑。刘学宠,生平事迹不详。《诸经纬遗》全取之于元末明初的陶九成(守仪)《说郛·卷五》一书,共收四十篇:《易川灵图》《易通卦验》《尚书璇玑钤》《尚书帝命朝》《尚书考灵耀》《尚书中候》《诗含

  • 是非学体要

    三卷。美国狄考文(详见《形学备旨》)、赫先志(即赫士,详见《声学揭要》)合译。是基督教伦理学专著。全书分三卷,卷一论是非原理;卷二论遵理之善;卷三论遵命之善。从内容分类而言,前一卷讨论是非之体,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