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传

周礼传

十卷。《图说》二卷。《翼传》二卷。明王应电撰。王应电(生卒年不详),昆山(今属江苏昆山)人,受业于魏校之门,笃好《周礼》,用力甚深。除著有《周礼传》、《图说》、《翼传》外,还有:《周礼诂》、《同文备考》、《书法指要》、《六义音切》等。王应电精心研究《周礼》数十年,先探求圣人的思想,追溯礼的来源,次考据天象之交,究设官之意,推理正官离合原因,明纲维统体之极,因显以探微,因细以律大,遂成《周礼传》一书。《周礼传》、《图说》、《翼传》三书各为卷幅,相辅相承。《周礼传》去《考工记》而不录,割裂宦序之文,凡同职相统者,使区分部居,略嫌杂乱。然其论说颇为纯正,虽略于考证,而义理多发明。《图说》用以稽考传义,有的有图无说,如“职方氏九州”之类;有的有说无图,如“女官”、“女奚”、“女奴”各辨。上卷《明堂表》也有录无用,为原本所缺,下卷缺《井邑》、《邱甸》各图,则在《翼传》中出现。其观点之间亦有颠谬,如:解“社”,图“冕服”、“南郊”、“井邑”。《翼传》中《冬官礼义》拟补“土司空”、“工师”、“梓人”、“器府”、“四读”、“匠人”、“垒壁氏”、“巡方”、“考工”、“准人”、“丧夫”、“柱下史”、“左史”、“右史”、“水泉”、“鱼政”、“盐法”、“豕人”十八官,未免揣测。《天王会通》以《天官》所列诸星分配诸官,实为牵强。尽管王应电《周礼传》、《图说》、《翼说》三书掺有臆说,而发挥义理,尚为纯正,《周礼》、《礼仪》至明几乎为绝学,此书为明代“礼学”之较高成就,于礼学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版本有万历刊本,残存;嘉靖四十二年(1563)吴凤瑞刻本。

猜你喜欢

  • 古文雅正

    十四卷。清蔡世远(1682-1733)编。蔡世远生平详见《二希堂文集》辞目。本书是所为“古文”,却收有若干骈文在内,可见所用概念与后世不同。所谓“雅正”,意求文章典雅,内容正统。即“以理为根柢,而体杂

  • 中庸古本述注

    一卷。清姜国伊(详见《大学古本述注》)撰。该书首有自序,又有序例。依《家语》子思子作《中庸》四十七篇,而改章为篇。首篇挈其纲领,述孔子言共十篇。明道费隐共十一篇。前五篇言人事,次三篇言鬼神,再次二篇言

  • 塞程别记

    一卷。清余宷撰。余宷字同野,山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从北京出古北口至喀尔伦一千五百余里间各地风土、气侯、山川、草木之事。为研究清初地理较为有用的参考资料。有《昭代丛书》本、《小方壶斋舆

  • 尚书纪疑

    四卷。清黄冕撰。黄冕字服周,湖南长沙人,生卒年不详。黄冕对于《尚书》,不论今、古文,皆认为有错简、脱简,便随意拼凑补缀,比之南宋王柏更为狂妄。只是黄冕不认为《古文尚书》是伪书。根据《朱子语类》,黄冕说

  • 八旗文经

    五十六卷。《附考》三卷。《叙录》一卷。清盛昱主编,杨宗羲续完。盛昱,字伯熙,镶白旗人,生卒年不详。光绪进士,官至祭酒。他博学多才,尤精于中外地舆,善考订经史,文誉满天下。著有《郁华阁遗集》、《雪屐寻碑

  • 黎里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徐达源纂。黎里者,吴江县东南之一镇,地广四里,周四十里,距县治四十五里。此镇居民稠密,物产丰富,文化甚盛。镇中有长廊三里余,行人雨中不张盖,环境异常优美。卷首为题咏、撰文、姓氏、考黎

  • 诗疏补遗

    五卷。清胡文英(详见《诗经逢原》)撰。此书书首自序云:“孔氏(颖达)疏诗,较诸经独为详慎,然限于功令,虽有质疑辨难之处,未敢繁称,而遗音每寄之弦外。宋人说诗,多取传笺,然风雅之体裁,字义之原委,远征近

  • 琵琶行传奇

    一卷。清赵琴斋(生卒年不详)撰。琴斋乃字,名不详,连城(今属福建)人。据乾隆五十一年(1786)作者自序及其弟赵继曾卷末跋文和题词,知其兄弟二人同寓九江,怀才不遇,相对愁苦,作曲以自况。杂剧《琵琶行》

  • 御批在代通鉴辑览

    即《御批通鉴辑览》。

  • 东晋疆域志

    四卷。清洪亮吉(见《春秋左传诂》)撰。是书介绍东晋时疆域,卷一为扬州、北徐州、兖州、豫州、北青州,卷二为司州、荆州、湘州、江州,卷三为梁州、益州、宁州、交州、广州,卷四为宝州侨郡。作者参据诸多史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