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解疑

四书解疑

二十卷。清黄梅峰撰。黄梅峰字一泉,浙江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是书原名为“摘疑”,邵晋涵改为“解疑”。书首有邵晋涵、徐坤二序,又有梅峰自序及例言,后有自跋,书为诏初学起见,用问答体。例言谓“观此书者,每遇一章,不可骤看问词,细思此章书意可解,何以生疑,思之已久,然后看问词,则知其辨是与非不敢蒙混处。既看问词,又不可骤看答词,细思此疑亦关书意,如何打通,思之已久,然后看答词,则知其斟情酌理,务求亲切处”。书中述解处,多本先儒之说,以不违朱注为归。专用一说者,标明本某氏;参用数说者,则不标明出处;书词易解者,则不及。卷一至卷十七为解疑。《大学》、《中庸》后均附详图。又因解疑专主义理,故于卷十八以下别作补典,首也有门人符端扬序及梅峰自作例言,大都取材经籍,加以审核,不同于徒供獭祭者。该书有嘉庆十八年(1813)刊本。

猜你喜欢

  • 瓶笙馆修箫谱

    清舒位(1765-1815)撰。舒位,字立人,号铁云,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代戏曲作家。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时年二十四岁。以后数次应试不第。曾随王朝梧先后在河间府与贵州为幕客多年。多才

  • 文心雕龙

    十卷。梁刘勰(约465-532)撰。刘勰,字彦和,祖籍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后迁京口(江苏镇江)。天监中,兼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深得萧统赏识。后出家为僧改名慧地。此书成于南齐末年

  • 谷山笔尘

    见《笔尘》。

  • 无锡顾讷盦所著书

    八种,十二卷。清顾鸣凤撰。顾鸣凤字意诚,无锡(今属江苏省)人,清代诸生,曾官湖州南浔巡检、吉安典史等。其著作多有论西欧诸事及议国内历代矿税、西北边防等,可知有新派思想,如《泰西人物志》一卷。《武陵著作

  • 印古堂诗话

    不分卷。明朱得之(生卒年不详)撰。朱得之字本思,号近斋。靖江(今属江苏)人,一作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从学于王守仁,颇精老庄之学,著有《参玄三语》、《庄子通义》、《宵练匣》、《及是书》等。《印古堂诗话

  • 四书讲

    四十卷。清金松撰。金松字仞直,浙江嘉兴人。是书前有汪漋序、金松自序、看书十则以及例言。其书以讲为名,每章有总旨,每节有正讲,有析讲,其单句单节,自为一章者,只有正讲析讲而无总旨;或者虽分数节,而旨归显

  • 江南经略

    八卷。明郑若曾撰。若曾有《筹海图编》十三卷,已著录。是编为江南倭患而作,兼及防御土寇之事。卷首有郑氏《原序》一篇,叙本书述作之缘由。“三吴者,朝廷之重地也,留都(案明以南京为留都)门户在焉,国家财赋先

  • 礼纬斗威仪

    一卷。清马国翰辑。马国翰生卒年及事迹未详。该书仅十九条,书内容为谈论帝王应运兴起,持五德转移、天人感应之说,实为荒诞不经。其书称:君以何运而称王则天以相应物象感应,并且人民的相貌也具备相应的五行特征。

  • 古学偶编

    一卷。旧本题潜山张絧撰。不著时代。考明代有吉水张絧,嘉靖二年进士,官河南巡抚,却非潜山人。书中自注有“本之御制《周易述义》”等语,知其应为清人。全书共分三编,一为《观物篇》,述《易》。一为《月令夏小正

  • 春秋四家五传平文

    四十一卷。见《春秋五传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