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十卷 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黄氏尊崇黄帝、岐伯、秦越人、张机,将其称为四圣。此书成于乾隆十八年(1753),是黄氏为阐发《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编撰而成。上述五书黄氏曾为之作解,又加以融贯其旨。卷一为天人解,阐述阴阳、五行、脏腑、精神、气血、营卫、经络等内容,计十六节;卷二为六气解,分六气名目、化生、偏见、衰旺等十一节;卷三为脉法解,分气口尺寸、寸口脉法、寸口人迎等二十节;卷四为劳伤解,分中气、阴阳、阴虚、阳虚等十八节;卷五至卷七为杂病解,分鼓胀、噎膈、反胃等二十九节;卷八为七窍解,分耳目、耳病、目、鼻、口等十节;卷九为疮疡解,分痈疽、瘰疬等四节;卷十为妇人解,分经脉、闭结、崩漏等十四节。此书论辨十分详审,对中医基础理论叙述尤为精当,并论述病源,以五行生克之理阐明病机。为理论与临床相结合之作。书中亦反映出了黄氏治病用药注重中气,偏主温补的学术思想。有道光十二年(1842)刊本、1955年锦章书局石印《黄氏医书八种》单行本。

猜你喜欢

  • 证俗音

    一卷,北齐颜之推撰,清任大椿等辑。颜之推(531-590以后)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历任四朝,梁为散骑侍郎;齐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581-600年)中,太子召为学士

  • 研六室杂著

    十卷。清胡培翚(详见《仪礼正义》)撰。是书是用来扶翼《仪礼正义》之作。内有宗庙路寝明堂同制考,东夹西夹考,牖考,屏考,校《仪礼·聘礼》及郊注脱字,《仪礼·丧服记》于所为后之兄弟之子若子解,大抵皆礼之支

  • 忠义水浒传

    见《水浒传》。

  • 盛明杂剧

    明沈泰纂集。沈泰,字林宗,别署福次居主人,杭县(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盛明杂剧》于崇祯二年(1629)辑成,所收大都是明代嘉靖以后的作家作品。入选作者多为江浙籍人,或为活动于江浙一带者。此编分

  • 浦城宋元明儒遗书

    见《浦城遗书》。

  • 胡氏禹贡图考正

    一卷。清陈宗谊撰。陈宗谊字孝宫,广东番禺人,五品卿衔,陈澧之子。本书刊行时附于其父陈澧《东塾丛书·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之后,所以王先谦刻《皇清经解续编》时,误题此书为陈澧所作。本书虽名为“考正”,但对

  • 嘉祐杂志

    二卷。宋江休复(1005-1060)撰。江休复字邻几,开封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少博学强览,为文淳朴,尤善于诗。举进士,充集贤校理,贬监蔡州税,复官历刑部郎中,修起居注。江休复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亡佚,

  • 职思堂法帖

    八卷。清江湄(生卒年不详)辑。江湄,字秋水,生平籍贯不详。该帖刻成于康熙壬子(1672),上取自魏晋,下迄于宋元,共分八卷。卷首为王羲之的《雨后帖》,王氏该书帖《宣和书谱》中未收,却颇为元明鉴藏家推重

  • 六书准

    四卷。清马调鼎(生卒年不详)撰。调鼎字雪鸥,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此书分象形、指事、会意、谐声四类,每类分平上去入四声排列各字;而假借、转注则见于四类之中。然而虽力阐古义,却对六书本旨多所未明,舛

  • 饶双峰年谱

    一卷。作者不详。本谱是为宋饶鲁所编的年谱。饶鲁字伯舆,号双峰。宋代理学家。朱熹再传弟子,先后在东湖、白鹿、西涧、安定、石洞诸书院讲学。故本谱所记,惟讲学之事较详。有《永乐大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