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学古本

大学古本

① 一卷。大学述 一卷。大学述问 一卷。明许孚远撰。孚远字孟中,号敬庵,明德清(今浙江德清)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有《敬和堂集》。是书首有自序。其说殆近于禅悟,故其释“致知格物”,谓知即明德之不昧,致即诚,无知行之别,格即格其非心。其释“慎独”,谓欺是自欺,慊是自慊,一念之差,炯然不昧,是名为独。此本于姚江之学,又参以禅理。书末附答问一卷,以申明未尽之意。说多微妙,但非经旨。该书有明刊本。② 一卷。明来知德(?-1604)撰。知德字矣鲜,号瞿唐,山东梁山人,明理学家。其学以致知为本,尽伦为要。尤精《易》。著有《周易集注》、《理学辨疑》、《心学晦明》、《来瞿唐集》等。是书首有知德自序,次列大学古本,又次为辨说。其释“德”为仁敬孝慈信,其释“亲民”为亲亲而仁民。不赞同释格物为格去物欲之说。书中不满朱子与阳明,谓阳明认知为良知是对的,但教民悟良知,从良知上做功夫,就错了。不知良知乃天理,做不得功夫。而阳明之错,乃因朱子之错而致。孔子说闻见之知,多闻则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则择其善者而记之,必知之是真实的,不是无知而妄作。而朱子解释为虽未能实知其理,也可次于知之,此乃无知妄作。阳明讲良知,引朱子此章为证,差矣。是书所论畅快,但不免蔓衍。该书有明万历十三年(1536)刊本。

猜你喜欢

  • 丙辰日记

    一卷。清末民初王国维(见《刘祁北使记校注》)撰。该书所记起自丙辰年(1916年)元旦,止于该年三月初一,前后不足六十日。全文凡二万余言。记其居上海时学术及道友往来情况。现存稿本。后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

  • 吟堂博笑集

    五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杂采隋、唐以来闺阁之作,以死节、劝戒、奇遇、题咏、寄情分为五类。惟首二卷尚以风教为宗旨,但采择多有不力。其后三卷则略显鄙秽。

  • 孝经合解

    二卷。清陈治安编辑。陈治安字道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曾官河南襄城县知县。是书首有治安自序,又有丛说七条,并举阐发经义者周敦颐、程颐、程颢、张栻、朱熹、司马光、陆九渊、刘翚、范祖禹、王祎、曹端、薛瑄

  • 律吕质疑辨惑

    旧本题句曲山人伯勤甫撰。伯勤本是朱载堉的表字。可能是朱载堉在作了《律吕精义》之后,又作此书以简括要义,与所谓《律吕精义》及正论互相阐发。《千顷堂书目》对此书未作著录。清抄书附于《律吕正论》之后,是书于

  • 订伪杂录

    十卷。清胡鸣玉(生卒年不详)撰。胡鸣玉字廷佩,号吟鸥,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人。岁贡生,乾隆荐举博学鸿词。《订伪杂录》一书皆为考订音韵文字之文,大都采集诸家之说,参以己意。如“神女赋”一条,考订玉字王

  • 靖州乡土志

    四卷,清金蓉镜编。金蓉镜,秀水人,进士,曾任靖州知州。光绪三十一年(1905)夏,清朝廷通令各直省邑,咸修乡土志,意在使人民由爱乡而知爱国。知州金蓉镜则设局开馆,亲自主纂,成乡土志一部。《靖州乡土志》

  • 查浦辑闻

    二卷。清查嗣瑮(1652-1733)撰。查嗣瑮字德尹,号查浦,浙江海宁人。康熙庚辰年(1700)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他性格警敏,少时受黄宗羲影响,能解切韵谐声,诗名与查慎行同等。因其弟查嗣庭被奉命派

  • 横塘集

    二十卷。宋许景衡(1072-1128)撰。许景衡,字少伊,温州瑞安(今浙江温州市)人。元祐九年(1094)进士。宣和六年(1124),召为监察御史。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累迁中书舍人。高宗朝至尚书右丞

  • 金丹大要

    十卷。元陈致虚(详见《周易参同契分章注》)撰。《金丹大要》,全称《上阳子金丹大要》。金丹二字,其源出于《周易参同契》:“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之语。唐人专以金石炉火炼丹药,道

  • 翊圣保德传

    三卷。宋王钦若(962-1052)撰。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属江西新喻)人,中进士甲科,官至司空、门下侍郎等。王钦若状貌短小丑陋,为人奸诈,因妒忌寇准在澶渊之役立奇功而进谗言使寇准去职。王钦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