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平府志

太平府志

五十卷,清甘汝来纂修。甘汝来(?-1739),字耕道,江西奉新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进士。以教习授知县。雍正间,任吏部主事、广西太平府知府、广西巡抚、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乾隆初,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四年(1739)卒于任所,谥庄恪。旧志修于明隆庆五年(1571)甘东阳秉笔始,万历元年(1573)稿成,后经参互考订,裒集编纂数年,万历三年(1575)成编,五年(1577)刻本。此编知府甘汝来续修于二百余年之后。志成于雍正四年(1726),《太平府志》雍正四年刻本。全志共五十卷,志分天文志、地舆志、营建志、食货志、武备志、职官志、名宦志、土司志、选举志、人物志、禨祥志、艺文志、象胥志,共十三门。此志专列土司志,太平历为羁靡之地,自宋以后,替袭废置不一,此志详载各土可世袭源流,是研究土司制度的翔实材料。此外,太平府在粤西极南,与安南(今越南)接壤,出镇南关(今友谊关)即安南境,志设象胥志一门,专志安南,此例为他志所无。此志广稽博考,考订加详,足备一郡之文献。

四十卷,清黄桂修,宋骧、郝煌纂。黄桂,字汉桂,辽东人。初以通政参议外转贵州分守恩仁道奉裁,迁升淮扬分巡副使,康熙十年(1671)来任太平府知府。宋骧,字龙溪,清高邮州人。举人,康熙十一年(1672)来任太平府教谕。太平郡志,始修于明弘治十年(1497),再修于正德十一年(1516),其后未经纂定者,至清康熙百五十年。郡守黄桂,延访宿儒,详加厘正,于康熙十二年志成。此志记载,多合志法,如建置沿革表,据历代正史,分析考辨,用年表以建置为经,职官为纬,相互表里,上下数千年间诸务灼如指掌。旧志中六朝疆域,分属不当,守令所辖,亦复屡变,此则据宋以来史书地志,以本郡专辖为定,其年与地所不隶者,皆尽删去。此志用班史年表例,自汉迄清之康熙,胪列井然,不以附会滥收。此志注重考订辨证,体例严谨有法,在安徽府志中堪称至善。有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活字本、抄本。

猜你喜欢

  • 里语征实

    三卷。清唐训方撰。辑录湖南常宁一带清咸丰、同治年间的方俗语词,凡一千一百三十五条(其中有续篇三十五条),逐条考辨词语来源,训释意义,说明用法。征引颇为博赡。湖南岳麓书社1986年刊印是书点校本,对原书

  • 养一斋诗话

    十卷。清潘德舆(1785-1839)撰。潘德舆,字彦辅,号四农。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八年(1828)举人。后选为安徽候补知县,未赴。著有《养一斋集》、《养一斋诗话》等。《养一斋诗话》是其论诗著作

  • 人境庐诗草

    十一卷。《卷末》一卷。清黄遵宪(1848-1905)撰。遵宪字公度,另号人境庐主人,东海公等。嘉应(今广东梅州)人。其父黄鸿藻为咸丰六年(1856)举人,官累户部主事,广西思恩知府。黄遵宪同治六年(1

  • 易说求源

    六卷。清末武春芳撰。武春芳字运隆,河北乐亭人。此书是作者将四十年之读易随笔重新编篡,附于经传之后而成。在自序中作者申述了他的易学宗旨:“易之大义,在于阴阳,阴阳之符,见于君臣、父子、夫妇之三纲,而要其

  • 吴兴丛书

    六十六种,八百一十四卷。清刘承干(1882-1963)编。刘承干字贞一,号翰怡,浙江上虞人。官吏部郎中,藏书家,著作有《海东金石苑》、《京师坊巷志考证》等。丛书收湖州一郡先贤著述六十六种,按四部分类,

  • 左氏春秋考证

    二卷。清刘逢禄(详见《尚书今古文集解》)撰。逢禄认为《春秋左氏传》,据《史记》本名《左氏春秋》,如同《晏子春秋》、《吕氏春秋》之类。自王莽时刘歆增改条例,推衍事迹,硬说《左氏春秋》传《春秋》,与公羊、

  • 近报丛谈平虏传

    二卷十九节。不题撰人,书首序署吟啸主人。据序文内容,吟啸主人当即本书作者,不知其真实姓氏。书叙明末崇祯年间满清入犯之事,序中有“今奴贼已遁,海晏可俟”语,则书当成于崇祯三年(1630)。每节有题目,概

  • 光化县志

    ①六卷,末一卷。明黄金修,曹璘纂。黄金,字世重,直隶六安人,监生,官光化知县。曹璘,字延晖,湖北襄阳人,正德十四年(1519)进士,官监察御史。光化旧无志,明正德间黄金知县事,延曹璘创修县志,于正德十

  • 论语浅解

    四卷。清乔松年(1814-1875)撰。松年字健侯,号鹤侪,徐沟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至东河总督。著有《藦萝亭札记》等。松年长于经世之才,故其说重经世致用。是书用浅显语句解释《论语》,故名

  • 经咫

    一卷。清陈祖范(生卒年不详)撰。祖范字亦韩,又字见复,常熟(今江苏常熟)人。雍正举人,会试中试,因病未得殿试。乾隆中荐举经学,特赐国子监司业衔,卒于家。其著作除此书外,尚有《掌录》、《司业文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