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宋诗钞

宋诗钞

一百六卷。清吴之振(1640-1717)编。之振生平详见《黄叶村庄诗集》辞目。本书是作者不满明代前后七子“尊唐抑宋”,故搜集宋代诗人专集,选刻此书,以展宋诗全貌,显“宋诗之长”。收诗人一百家(其中十六家有目无书),收诗一万二千余首。所收宋人诗作,原已成集者按时代先后为序。原已成集但选诗不满五首者与原未成集者另为一编,附在全集之后。每集之首列有诗人小传。入选诸作,不加批点,不另品题。《宋诗钞》的编选,是向“尊唐抑宋”潮流的一种挑战。吴之振在“序”中说:“宋诗‘向无总集,亦无专选’,‘故今之黜宋者,皆未见宋诗者也’。”他们编选《宋诗钞》,正是为了让“天下黜宋者得见宋之为宋。”因此,《宋诗钞初集》的编选,对清初的“唐宋诗之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书成之后,流传甚广。但书中存有明显疏误,钞选诗中漏错互出,对卷帙繁多的别集,往往前详后略。然诗的艺术风格专主宋人,“出入于宛陵(梅尧臣)、东坡(苏轼)、山谷(黄庭坚)诸家。”(徐世昌《晚晴簃诗汇》)但同时注意避免许多宋诗佶屈聱牙、生硬艰涩的毛病。题材上多为写景、酬赠之作,山林诗最有名,也有一些反映现实的篇章,如《常州歌》之一:“下车容易上车难,水到田头渐渐干。莫惮苦辛齐著力,十分收得总输官。”体裁上,以七言绝句见长。描写风俗的《课蚕词》十六首被称为绝唱。版本有1914年,李宣龚校补了其中的缺文,计五十八家七百二十八字,由商务印书馆排印出版;有康熙十年(1671)吴氏鉴古堂刻本;1914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第二集)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春秋左氏传说

    二十卷。宋吕祖谦(详见《古周易》)撰。吕氏一生研究《左传》,共著三书,一是《左氏类篇》(已佚),二是《左氏博议》,三即此书。吕氏为宋代著名散文家,其治《左传》亦重其文史,此书卷首《看左氏规模》云:“看

  • 易义阐

    四卷。清韩松撰。松字雪亭,浙江奉贤人,岁贡生。此书原名《顺文显义》,意即顺经文而显朱子义。后改今名,亦有阐发朱子本义之意。然此书实则为习制举业者而作。其书大旨专为作文,从自序及凡例中知,其例有五则:一

  • 抚顺县志略

    不分卷。清程廷恒修,黎镜蓉纂。程廷恒字守初,江苏昆山人。附贡出身,宣统二年(1910)任抚顺县知县。黎镜蓉何许人?抚顺本为承德与京附属之地,设治未及四年,前迹已渺,无可稽征。前任知县赵宇航宰抚顺时,即

  • 温州府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李琬修,汪沅、齐召南纂。李琬,曾任温州府知府。按温州,汉、晋时名东瓯、永嘉、缙州,至唐置温州,宋改名瑞安,后复为温州,郡名不一,郡志或称永嘉,或称东瓯、温州,自元以后则皆称《温州志》

  • ■堂集

    六十一卷。清黄之隽(1668-1748)撰。生平详见《香屑集》(辞目)。本集计五十卷,又有补遗二卷,续集八卷,均为黄之隽亲手编订,各有自序。末附《冬录》一卷,为自撰年谱。黄之隽之学,排陆王而尊程朱,观

  • 郑敷文景望书说

    见《郑敷文书说》。

  • 周易训义

    七卷。清喻逊撰。逊字时敏,号莲峰。湖南宁乡人。其说易以《周易折中》、《周易述义》为主。凡卦爻下之注先训义,次集说,间于爻下注易象。其训义皆本于《周易折中》、《周易述义》二书,但误者颇多,尚秉和曾详为辨

  • 书蕉

    二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记》条)撰。此书杂抄古今名物训诂及奇文隽字可供词藻之用者,随笔札记,分上下二卷。上卷又分勿勿非匆匆、胎卵二族、相马、花刑、杨用修、颖慧、青岚帚、玉米田、胭脂虎、簏簌、禹穴

  • 清诗别裁集

    三十六卷,另一本三十二卷。原名《国朝诗别裁集》。清沈德潜(详见《古诗源》条)选编。沈德潜自谓此书选诗本着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感神明的标准,唯祈合乎温柔敦厚之旨,所选诗作,俱近唐贤,不录徒辨浮华或直

  • 自西徂东

    五卷。德国花之安(详见《德国学校略论》)撰。这是花之安费时五年而得的传教专著。“自西徂东”,意为耶稣教起源于中东一带,后传入西欧各国,而现在又从西方传入东方的中国,故以此为书名。全书五卷,分为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