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将鉴论断

将鉴论断

十卷。旧题戴少望撰。别本题作戴溪撰。戴溪《宋史》有传,“戴溪字肖望,永嘉(今属浙江)人也。淳熙五年(1178),为别头省试第一,监潭州南岳庙。嘉定八年(1215),以宣奉大夫,龙图阁学士致仕。卒,赠特进,端明殿学士。”然则此书自序题“绍兴辛酉”,绍兴辛酉为宋高宗十一年(1141)。下距其登第之年三十八年,距其致仕之年七十五年。故《四库提要》云:“溪不应如是之老寿,疑别一人,其名偶与溪字同也。”案此说可从,今本《宋史》其字作“肖望”,则字亦不同矣。此书采辑古来善用兵者,上起春秋时代的孙武、下至五代郭崇韬,凡九十三人按时代先后排列。每人之下,皆以一语标目,评其成功得失。书中所发议论,实隐有真意在焉。《四库提要》云:大抵多为南渡后时事而发。如第一条诋孙武之徒能灭楚,而终以恃强以亡吴,隐以比金兵破汴京事。第二条称范蠡能复吴仇,为春秋大夫第一,则又隐以南宋诸将恢复中原之心。它如“耿弇条”,“窦宪条”皆隐有真意。此书主旨“尚仁义、贱权谋,尊儒者、抑武臣”(《四库提要》)。其中也有迂阔之论,如能读《三略》之书,始可以立功云云,为书生之见。宋自太祖、太宗以来,尚文抑武,一方面固有鉴于五代将帅之悍,但也种下“积弱”恶果,北宋亡于金人,南宋亡于蒙元,此皆明证。以此论之,凡此皆与南渡事势迥乎不合者矣。此书今存明刻、明抄本,北京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有藏。此外,还有朝鲜旧刻本,复旦大学、云南大学图书馆有藏。

猜你喜欢

  • 狂夫之言

    三卷。续狂夫之言 二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书名《狂夫之言》,取自汉晁错传中之语。此书内容为杂论古今得失,才辨颇为纵横,但见解往往失之偏颇。如他说佛家能养鳏寡孤独;又说颜子端居不动是在

  • 渔父词集句

    二卷。宋释少嵩撰。生卒年不详。释少嵩字亚愚。其序曰:“嘉定五年(1212年),予年十九。其秋自穆湖买船由鄱阳九江之巴河,往来凡数月。每遇景感怀,因集句作渔父词以自适。”所集不甚工,此集有《永乐大典》本

  • 韩诗内传

    一卷。汉韩婴撰,清王谟辑。本书共收入释文一百五十八条。其中《诗正义》九条,《周礼正义》五条,《礼记正义》七条,《公羊传注》二条,《孟子音义》一条,《尔雅注疏》四条,《史记注》五条,《前汉书注》五条,《

  • 花草粹编

    二十二卷。《附录》一卷。明陈耀文编。耀文字晦伯,河南确山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进士,累官陕西行太仆卿。著有《经典稽疑》、《天中记》等。本书取唐《花间集》、宋《草堂诗余》二书之首字为名,以花代唐,以草代

  • 易经浅说

    八卷。明陈琛(1477-1545)撰。琛字思献,号紫峰,福建晋江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吏部考功司主事,后辞官归乡终养。嘉靖中起授贵州提学佥事,不赴;再起江西提学佥事,也没有去上任。事迹附

  • 闾丘辩囿

    十种,十五卷。清顾嗣立编辑。顾嗣立字侠君,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为康熙壬辰(1712年)进士,迁庶吉士,改补中书舍人,因病致仕。其人博学有才名,喜藏书,尤工于诗。其所居名秀野草堂,极水木亭台之胜,一时

  • 宋九朝编年备要

    三十卷。南宋陈均(1174-1244)撰。均字平甫,号纯斋、云岩。福州莆田(今属福建)人。曾为太学生,后力学不仕,潜心著述。著有《宋九朝编年备要》、《中兴编年举要备要》。该书原名《皇朝编年纲目备要》,

  • 楚颂斋诗集

    八卷。清胡焯(1804-1852)撰。胡焯,字光伯。湖南武陵人。九岁能赋诗。十八岁补县学生员。道光五年(1825)为拔贡。曾八次应乡试,至十九年(1839)始中举。二十一年(1841)中进士,选庶吉士

  • 澄迈县志

    十卷。清高魁标纂修。高魁标,直隶河间府沧州(今河北沧州)人,岁贡,康熙三十八年(1699)任澄迈知县。旧志修于明嘉靖间教谕林堪,二修于万历间曾拱璧,三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知县丁斗柄,此志为四修。

  • 典论

    五卷。魏曹丕(187-226)撰。曹丕字子桓,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次子。曹操死,袭位为魏王。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士族门阀在政治上的特权。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代汉自立,都洛阳,国号魏,是为魏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