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尔雅古注合存

尔雅古注合存

二十卷,总考一卷。清董桂新撰。董桂新(1773-1804)字茂文,号柳江,学者称柳江先生,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清训诂学家。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入翰林。年三十二病卒。少承家学,又从董炼金游。后慕江永学行,研精名物训诂。所撰《尔雅古注合存》外,尚有《毛诗多识录》十六卷、《埤雅物异记言》八卷、《孟子生卒年月考辨证》一卷、《易图驳议》一卷、《读书随笔》二十卷、《续笔》六卷、《三笔》六卷,皆传于世。注《尔雅》名者,郭璞以前诸家,据《隋书·经籍志》及《经典释文·序录》,有犍为文学、刘歆、樊光、李巡、孙炎五家,五家著作皆已亡佚。董氏因取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十三经注疏》、《史记》、《汉书》、《水经》、《文选》等书中所引,与前人类部诸书,并兼录郭璞、郑樵之说,辑《尔雅古注合存》一书。是书虽于诸儒之说互有异同之处未加按语,然合各古注为一篇,视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便于应用矣。是书胡朴安《中国训诂学史》所见为稿本,或未曾刊刻欤?

猜你喜欢

  • 大学述义

    一卷。徐绍桢撰。是书首有读法,次述义,其大旨详尽于读法。以为《大学》乃孔门政治革命之书,开卷即云“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止善”。至于述义,则章解节释,多用旧说,唯分章从郑不从朱。唯以传三章,“如切如

  • 林全子集

    四十卷。明林兆恩(生卒年不详)撰。林兆恩字懋勋,号龙江,又号子谷子,又称三教先生,莆田(属福建省)人。兆恩博学有文采,能以艮背之法治病。生平立说,欲合三教为一。著有《林全子集》等。此书是林兆恩的门人涂

  • 明书

    ①四十五卷。明邓元锡撰。是书记录明太祖至世宗间史事,计帝典十卷,后妃内经一卷,外戚传一卷,宦官传一卷,臣谟五卷,名臣九卷,循吏三卷,能吏一卷,忠节一卷,将谟一卷,名将一卷,理学三卷,文学二卷,心学三卷

  • 学诂斋文集

    二卷。清薛寿(1812-1872)撰。薛寿字介伯,晚字斫伯。江都(今江苏)人。道光间诸生。专研《说文解字》,于音韵学造诣尤深。诗以声情为主。受知于张之洞,主讲经心书院。著有《续文选》、《古字通》、《读

  • 耶律文正公年谱

    一卷。清王国维(见《刘祁西使记校注》)撰。该书记成吉思汗佐命元臣耶律楚材事实。楚材为元草创法度,功不可没,卒谥文正,而其事迹不彰。国维乃以《湛然居士集》为主,辅以他书撰成此谱。有关楚材生卒年考证不确。

  • 恶姻缘

    见《醒世姻缘传》。

  • 梅村集

    四十卷。清吴伟业(1609-1671)撰。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师事张溥,为复社成员。崇祯进士。官左庶子。南明弘光朝任少詹事。入清后官国子祭酒。其诗多寓身世之感。早期作品风华绮丽,明亡后

  • 游行外国传

    一卷。晋释智猛撰。《隋书·经籍志》今已佚。梁《高僧传》卷三有释智猛传,载晋元兴三年(404),智猛招集(共十五名)出家修人,从长安出发,出阳关,西入流沙,径鄯善、龟兹、于阗等国,在登葱岭时九人退回,至

  • 孙子算经

    三卷。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隋书·经籍志》著录“孙子算经二卷”;《新唐书·艺文志》称“李淳风注甄鸾孙子算经三卷”。考其所涉及内容可知是秦汉以后隋代以前作品,编纂年代约在公元4-5世纪。传本《孙子算经》

  • 棉花图

    十六幅。清方承观(?-1768)命人编制。方承观,字遐谷,号问亭,又号宜田,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官至直隶总督,卒谥恪敏。《棉花图》十六幅分别题为布种、灌溉、耘畦、摘尖、采棉、拣晒、收贩、轧核、弹花